[实用新型]一种油桶剩油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9420.2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3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郭良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利德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72 | 分类号: | B67D7/72;B67D7/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角座阀 罐体 油桶 连接管 油回收装置 气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真空发生器 出油管路 进油管路 出油 进油 支架 连通 符合环境要求 存储润滑油 气动连接 上部侧壁 人工的 新油桶 伸入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桶剩油回收装置,包括支架、用于存储润滑油的罐体、进油管路以及出油管路,罐体固定在支架上,罐体的顶部设有真空发生器,罐体的上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罐体连通的进油连接管,进油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气动角座阀,进油管路的一端与第一气动角座阀连接,另一端伸入至剩油桶底部;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油连接管,出油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气动角座阀,出油管路的一端与第二气动角座阀连接,另一端与新油桶连通;还包括气动控制系统,真空发生器、第一气动角座阀、第二气动角座阀均与气动控制系统气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桶剩油回收装置,使用简单,节能且符合环境要求,同时还可以减少了人工的付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桶剩油回收领域,具体地是一种油桶剩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产业等大型工厂中,桶装油的油桶剩余润滑油回收基本是利用人工操作或者干脆将油桶内的剩余润滑油弃之不用。现有技术中,油桶内的润滑油一般是油泵进行抽吸,但油泵很难将油桶内的润滑油抽吸干净,桶内至少残留10mm深的润滑油,即每个油桶内残留3升的润滑油。在目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白白地浪费掉这些成品润滑油,实在是可惜。就拿上海通用汽车武汉分公司发动机分厂举例:该分厂日用润滑油3桶,如果将桶内残留的润滑油不加以利用,每天就损失9升的润滑油,按每升润滑油30元计算,每天就丢掉270元,每月浪费资金6750元,所以说,做好油桶剩油的合理回收是非常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简便、节能、符合环境要求的油桶剩油回收装置,同时还可以减少了人工的付出,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桶剩油回收装置,包括支架、用于存储润滑油的罐体、进油管路以及出油管路,所述的罐体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罐体的上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罐体连通的进油连接管,所述进油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气动角座阀,所述进油管路的一端与第一气动角座阀连接,另一端伸入至剩油桶底部;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油连接管,所述出油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气动角座阀,所述出油管路的一端与第二气动角座阀连接,另一端与新油桶连通;
还包括气动控制系统,所述真空发生器、第一气动角座阀、第二气动角座阀均与气动控制系统气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油桶剩油回收装置,通过气动控制系统使得罐体内形成负压真空腔,罐体内的负压将剩油桶中底部残余的剩油吸入到罐体中,待罐体中的油液存储至预设容量后,重新将油液释放至新油桶中,实现剩油桶中残余油液的完全抽吸干净,有效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优选的,所述的气动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PLC控制器和至少三个电磁换向阀,三个电磁换向阀的一端均与空气压缩机连通,三个电磁换向阀的另一端分别与真空发生器、第一气动角座阀、第二气动角座阀连通;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电磁换向阀均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作为改进的,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电磁液位计,且所述电磁液位计与罐体内腔连通;所述电磁液位计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电磁液位计用于观测罐体内的存储油液的高度,并且该电磁液位计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即电磁液位计检测到的液位高度可以传送信号至控制器,当液位到达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气动角座阀开启,罐体中的油液释放至新油桶内。
再改进的,所述罐体的上部还设有与罐体内腔连通的真空压力表。通过真空压力表可以实时观测罐体内的压力情况,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的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安装板,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长条状腰型孔,两个安装板分别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腰型孔内。在连接座上设置长条状腰型孔,这样罐体安装在支撑杆上的高度可以调整,并且,安装方便,不需要进行安装孔的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利德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利德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9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