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缆数字式分注带压作业的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9761.X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3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改星;于九政;王守虎;张随望;杨玲智;毕福伟;王子建;刘延青;靳福广;宋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17/02;E21B4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吴倩倩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式 母接头 公接头 过电缆封隔器 配水器 电缆 带压作业 工艺管柱 电连接 分注 管柱 井口 本实用新型 可取式桥塞 双作用凡尔 预置工作筒 从上至下 电缆缠绕 电缆连接 依次连接 上端 对管 筛管 丝堵 下井 油管 匹配 打捞 监测 延伸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缆数字式分注带压作业的工艺管柱,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油管上的公接头装置、第一过电缆封隔器、第一有缆数字式配水器、第二过电缆封隔器、第二有缆数字式配水器、预置工作筒、双作用凡尔、筛管、丝堵、打捞鱼和可取式桥塞,还包括与公接头装置相匹配的母接头装置,母接头装置上端连接有母接头电缆,母接头电缆另一端延伸至井口,公接头装置通过电缆与第一过电缆封隔器、第一有缆数字式配水器、第二过电缆封隔器和第二有缆数字式配水器电连接,母接头装置和公接头装置电连接。通过公接头装置与母接头装置对接,将井口的电缆与管柱的电缆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管柱设备的监测与控制,避免在施工时将电缆缠绕在管柱外下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采出水回注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缆数字式分注带压作业的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在油田分层注水开发的过程中,定向井在井斜较大时测调遇阻率高、测试仪器落井频繁、封隔器验封困难,同时注水数字化水平低。为了省去下电缆测试调配工序,提高注水数字化水平,实现在注水站对分注井实施单层流量测试调配,实现流量、压力、温度、封隔器验封等数据实时远传至注水站,开展了有缆数字式智能分层注水技术研究。目前有缆数字式分注工艺需在油管外绑电缆施工,存在现场施工作业复杂、施工效率低、带压作业难度大等问题,同时电缆下入过程作业程序复杂,电缆在下入过程中易因碰撞等因素影响导致电缆损坏,最终无法保证井下长期应用的可靠性,制约了数字式分注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未能真正提高分注井分注合格率,未达到技术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有缆数字式分注带压作业的工艺管柱,解决了电缆下入困难及电缆保护的问题,实现了有缆数字式分注带压作业的可能,最终实现远程实时监控井下分层动态数据、分层流量自动测调,实现提质增效。
一种有缆数字式分注带压作业的工艺管柱,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油管上的公接头装置、第一过电缆封隔器、第一有缆数字式配水器、第二过电缆封隔器、第二有缆数字式配水器、预置工作筒、双作用凡尔、筛管、丝堵、打捞鱼和可取式桥塞,还包括与公接头装置相匹配的母接头装置,母接头装置上端连接有母接头电缆,母接头电缆另一端延伸至井口,公接头装置通过电缆与第一过电缆封隔器、第一有缆数字式配水器、第二过电缆封隔器和第二有缆数字式配水器电连接,母接头装置和公接头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有缆数字式配水器、预置工作筒、双作用凡尔、筛管和丝堵从上至下依次丝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取式桥塞型号为Y445-114。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底端还连接有加重杆,电缆穿过加重杆与母接头装置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为铠装电缆。
进一步的,所述母接头电缆为铠装电缆。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为非金属管。
进一步的,所述公接头装置包括公接头总成和公接头总成上的公导电环,母接头装置包括母接头总成和母接头总成内的母导电环,公导电环和母导电环对接时电连接,母接头总成与母接头电缆相连,公接头总成通过电缆与第一过电缆封隔器、第一有缆数字式配水器、第二过电缆封隔器和第二有缆数字式配水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相匹配的公接头装置与母接头装置,可将电缆与母接头装置下放至油管位置,无需在油管外绑电缆施工,解决了电缆下入困难及电缆保护的问题,有效提升管柱长期应用可靠性,减小现场作业风险,简化现场作业工序,同时可实时直观监测井下分层参数及相关井下仪器的信号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公母接头对接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取式桥塞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9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自适应注水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下湿对接智能分注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