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产生过热蒸汽的球形蒸汽蓄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0241.0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3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夏朝晖;阮祥志;曹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1/00 | 分类号: | F22G1/00;F22G3/00 |
代理公司: | 11228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汽管 进汽管 换热单元 球形罐体 蒸汽蓄热器 调压阀组 过热蒸汽 球形罐 调压 换热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出口连接 出口蒸汽 体内蒸汽 炼钢厂 出口端 高温水 进水管 热装置 入口端 真空泵 蒸汽 连通 返回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产生过热蒸汽的球形蒸汽蓄热器,包括球形罐体,球形罐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充热装置,球形罐体顶部设有第一出汽管、第二出汽管和低压进汽管,球形罐体内设有用于与罐内高温水换热的换热单元,第一出汽管出口端通过调压阀组与低压进汽管入口端连通,低压进汽管和第二出汽管分别与换热单元的入出口连接。通过设置调压阀组、低压进汽管以及换热单元,在将出口蒸汽调压至所需压力,再将调压后的蒸汽返回至球形罐体内与罐体内蒸汽进行换热,可获得过热蒸汽,适用于炼钢厂的RH或VD精炼系统的真空泵使用,该球形蒸汽蓄热器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产生过热蒸汽的球形蒸汽蓄热器。
背景技术
转炉汽化冷却余热锅炉,通过冷却水汽化吸收转炉烟气中的热量,产生饱和蒸汽供用户使用。只有转炉吹氧冶炼的时候才有烟气产生,所以烟气热源是间断产生的,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也是间断的,且转炉吹氧期间产汽量波动较大,通过设置变压蓄热器装置,可以将间断产生的蒸汽变成连续稳定的蒸汽输出,以便供用户连续使用。
炼钢厂的RH或VD精炼系统的真空泵需要使用过热度10℃~20℃左右的蒸汽作为汽源,且蒸汽使用是间断的,使用的蒸汽压力参数一般为压力1.0MPa、温度190℃,而蓄热器出来的蒸汽参数为:压力1.0MPa、温度180℃(饱和温度)。为了满足真空泵使用要求,早些时候一般设置专供真空泵使用的快速燃油(燃气)锅炉,这类锅炉必须随时热备用,并且能快速启动达到额定蒸发量,并且这类锅炉基本为国外生产,设备投资昂贵,操作系统复杂。
随着能源价格逐步攀升,炼钢厂把真空泵汽源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转炉余热锅炉自己产生的饱和蒸汽上,然而现有变压蓄热器只能产生饱和蒸汽,无法产生过热蒸汽,无法直接提供给真空泵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能产生过热蒸汽的球形蒸汽蓄热器,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能产生过热蒸汽的球形蒸汽蓄热器,包括球形罐体,所述球形罐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充热装置,所述球形罐体顶部设有第一出汽管、第二出汽管和低压进汽管,所述球形罐体内设有用于与罐内高温水换热的换热单元,所述第一出汽管出口端通过调压阀组与所述低压进汽管入口端连通,所述低压进汽管和所述第二出汽管分别与所述换热单元的入出口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换热单元为换热管。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球形罐体内蛇形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球形罐体内自上而下依次盘弯成多层蛇形层。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换热管为翅片管。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换热管通过支架支承布置在所述球形罐体内。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换热单元连接有疏水管,所述疏水管延伸至穿出所述球形罐体底部。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充热装置包括穿设于所述球形罐体底部的高压进汽管以及布置于所述球形罐体内且与所述高压进汽管连通的充热管,所述充热管上设有多个蒸汽喷孔。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充热管的轴线均平行于水平向,各所述蒸汽喷孔均开设于所述充热管的上部。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出汽管入口处设有气液分离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0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