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化双频波导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2501.8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2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谢雅;陈付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波导谐振腔 耦合膜片 本实用新型 波导滤波器 同轴馈电线 金属腔体 双频 调谐 波导谐振腔 十字形结构 同一中轴线 矩形膜片 脊波导 谐振腔 长边 短边 加脊 四脊 垂直 输出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化双频波导滤波器,为一个封闭的金属腔体,在金属腔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区分有同一中轴线的第一矩形波导谐振腔、第一耦合膜片、第二矩形波导谐振腔、第二耦合膜片和第三矩形波导谐振腔;第一矩形波导谐振腔和第三矩形波导谐振腔上各设有一个SMA端口,用于安装输入同轴馈电线和输出同轴馈电线;第一矩形波导谐振腔、第二矩形波导谐振腔和第三矩形波导谐振腔均为脊波导谐振腔,分别在各自的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都做加脊处理,成为四脊波导谐振腔;第一耦合膜片和第二耦合膜片均为十字形结构,分别由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矩形膜片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调谐、小型化、选择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通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小型化双频波导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无线电媒体业务的持续增长,低费用、更有效、更高品质的无线通信系统需要高性能、小体积、低损耗的滤波器。较之其他性质的微波滤波器而言,波导腔体滤波器具有Q值高、插入损耗小、功率容量高等优点,并且易于加工。但是,其庞大的体积与重量也限制了其在现代集成化微波电路领域的应用。
由滤波器的理论知识可知,波导腔体滤波器的谐振频率与其对应的腔体长度、宽度和高度有关。针对其体积庞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了在传统的波导滤波器的基础上,不添加任何辅助结构,引入双频特性,并且每个频段对应的腔体长度通过加脊来实现小型化。通过以上两点,来解决目前波导滤波器体积庞大,不易于微波系统集成化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201710222732.9,专利名称为:一种具有双传输零点的毫米波矩形腔体滤波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空心腔体以及位于其上的盖板。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基于TE301/TE302谐振腔构成的具有双传输零点的毫米波矩形腔体滤波器。采用singlet的结构,singlet的原理是在谐振腔中激励起TE201模,但在输出端转化为TE10模。输入端和输出端位于同一端时,在通带左侧会引入一个零点,当输入端和输出端位于对立端时,在通带右侧会引入一个传输零点。该实用新型将以上两种办法结合起来,将输入端和输出端在同一端和对立端各占半边,一次来给通带两侧各引入一个零点。
专利申请号为201610758831.4,专利名称为:一种小型化波导滤波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波导主体和凹陷结构主体,波导主体包括波导侧壁及波导底部组成的一体结构,凹陷结构主体包括凹陷结构侧壁及凹陷结构底部组成的一体结构。单个凹陷结构主体嵌入单个波导主体内形成一个呈空心凹陷结构的谐振腔,由这种谐振腔构成滤波器能够有效降低波导滤波器的体积与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体是波导滤波器体积庞大,不利于集成化,提出了一种小型化双频波导滤波器,在实现双频特性的同时,又使得波导结构小型化,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调谐、小型化、选择性好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化双频波导滤波器,为一个封闭的金属腔体,在该金属腔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区分有同一中轴线的第一矩形波导谐振腔、第一耦合膜片、第二矩形波导谐振腔、第二耦合膜片和第三矩形波导谐振腔;所述第一矩形波导谐振腔和第三矩形波导谐振腔上各设有一个SMA端口,用于安装输入同轴馈电线和输出同轴馈电线;所述第一矩形波导谐振腔、第二矩形波导谐振腔和第三矩形波导谐振腔均为脊波导谐振腔,分别在各自的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都做加脊处理,成为四脊波导谐振腔,所述四脊波导谐振腔的前两个谐振频率相互正交,能够实现独立控制,这两个谐振频率分别为垂直极化模式和水平极化模式,所述垂直极化模式是由四脊波导谐振腔的长边和高度共同控制,所述水平极化模式是由四脊波导谐振腔的短边和高度共同控制;所述第一耦合膜片和第二耦合膜片均为十字形结构,分别由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矩形膜片组成,其中,该水平方向的矩形膜片用来耦合四脊波导谐振腔的垂直极化模式,该垂直方向的矩形膜片用来耦合四脊波导谐振腔的水平极化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2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