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装置以及加热炉或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3259.6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6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周渊博;李葳;刘淼;刘栋;时慧颖;王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J11/00;F23J13/08 |
代理公司: | 11250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静谦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筒体 防雨 排水管 集雨 加热炉 排气装置 筒体 本实用新型 天气条件 锅炉 进气口 不利的气象条件 侧向 筒体相连通 外筒体内部 筒体内部 雨水收集 出气口 延伸 罩设 美观 体内 大风 伸出 风雨 排放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装置以及加热炉或锅炉,包括外筒体、设于外筒体的顶端的防雨筒体、设于防雨筒体内部的集雨罩与集雨罩相连通的排水管,外筒体和防雨筒体相连通,防雨筒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集雨罩设于防雨筒体的内部,排水管设于外筒体内部,排水管延伸至外筒体下部并伸出外筒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装置以及加热炉或锅炉,通过集雨罩将飘落入防雨筒体内的雨水收集,并通过排水管排至外筒体的外侧,排水管延伸至外筒体的下部,安装简单且外观美观,即不会破坏外筒体还可以使排气装置在多种天气条件下均能安全、正常对外排放,尤其是在大风、侧向风雨的天气条件下也能保证加热炉或锅炉等设备的工作不受任何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装置以及加热炉或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国内在用的各种炼油、石化加热炉、电站以及各种工业锅炉配置使用的烟囱几乎都是直接通大气或是在排气装置的出口加一伞锥形或平盖板式的防风防雨结构形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风防雨结构均不同程度存在着风或雨水倒灌的现象,尤其是在南方多雨季节里,风或雨倒灌进加热炉,容易造成加热炉或锅炉运行困难或停炉等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风防雨结构均不同程度存在着风或雨水倒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排气装置,包括:外筒体、设于所述外筒体的顶端的防雨筒体、设于所述防雨筒体内部的集雨罩与所述集雨罩相连通的排水管,且所述外筒体和所述防雨筒体相连通,所述防雨筒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集雨罩设于所述防雨筒体的内部,所述排水管设于所述外筒体内部,且所述排水管延伸至所述外筒体下部并伸出所述外筒体。
进一步地,所述集雨罩具有集雨开口和排水口,所述集雨开口正对于所述出气口,且所述集雨开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气口的横截面积,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排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集雨罩的外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集雨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多个所述固定板均匀的固定于所述集雨罩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防雨筒体上设有出口导向筒,所述出口导向筒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集雨罩的形状为锥形筒体,所述排水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集雨开口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防雨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挡风筒、第二挡风筒和第三挡风筒,所述第一挡风筒与所述外筒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风筒靠近所述外筒体一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挡风筒远离所述外筒体一端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挡风筒靠近所述第二挡风筒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挡风筒远离所述第二挡风筒一端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热炉或锅炉,包括如上述任一条中的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装置以及加热炉或锅炉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排气装置以及加热炉或锅炉,在防雨筒体内设置集雨罩,通过集雨罩将飘落入防雨筒体内的雨水收集,并通过排水管排至外筒体的外侧,排水管延伸至外筒体的下部,安装简单且外观美观,即不会破坏外筒体还可以使排气装置在多种天气条件下均能安全、正常对外排放,尤其是在大风、侧向风雨的天气条件下也能保证加热炉或锅炉等设备的工作不受任何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3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冷却机固定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窑炉尾气排烟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