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源室内分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5154.4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1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孙蕾;张欣旺;徐飞;曹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3 | 分类号: | H04W4/33;H04W16/20;H04W84/10;H04W88/16;H04L12/10 |
代理公司: | 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姗姗;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合成 室内分布天线 直流供电 分布网络 合路信号 通信信号 信源 配置 无源室内分布系统 传输射频信号 室内分布系统 本实用新型 成射频信号 直流电 室内 馈线连接 信号辐射 馈线 供电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源室内分布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室内分布信源,配置为提供室内分布系统的各种类型的通信信号,将不同类型的通信信号功率合成,得到功率合成信号;且向所述分布网络和所述室内分布天线提供直流供电能力,并将功率合成信号与直流供电信号进行功率合成,得到合路信号;分布网络,配置为通过不同的通路,将所述合路信号中的功率合成信号和直流供电信号分别传输给室内分布天线;室内分布天线,配置为通过所述直流供电信号来供电,并将所述功率合成信号辐射成射频信号;所述室内分布信源、所述分布网络与所述室内分布天线之间,使用馈线连接,馈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和直流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源室内分布系统。
背景技术
无源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现有技术的室内分布天线内部加装有源电路使其具备可识别性,现有的天线供电方式包括纽扣电池供电,或者无线充电装置供电,或者充电转换器供电。
现有的天线供电方式包括使用纽扣电池供电,但纽扣电池容量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在一种技术中,无线通信装置通过将射频信号转换为电能为其充电,但是无线充电装置效率较低,系统复杂度高,成本较为高昂。在另一种技术中,低功耗信标利用充电转换器为其供电,充电转换器将环境光转换为电能。但是,室内环境光强度受使用环境影响,所转换出电量的稳定度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无源室内分布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源室内分布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室内分布信源、分布网络与室内分布天线;其中:
所述室内分布信源,配置为提供室内分布系统的各种类型的通信信号,将不同类型的通信信号功率合成,得到功率合成信号;且向所述分布网络和所述室内分布天线提供直流供电能力,并将功率合成信号与直流供电信号进行功率合成,得到合路信号;
所述分布网络,配置为通过不同的通路,将所述合路信号中的功率合成信号和直流供电信号分别传输给室内分布天线;
所述室内分布天线,配置为通过所述直流供电信号来供电,并将所述功率合成信号辐射成射频信号;
所述室内分布信源、所述分布网络与所述室内分布天线之间,使用馈线连接,馈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和直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分布信源包括: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多频合路器、直流供电装置和通直流合路器,其中:
RRU,配置为提供室内分布系统的不同类型的通信信号;
多频合路器,配置为将不同类型的通信信号进行功率合成,得到功率合成信号;
直流供电装置,配置为向所述分布网络和所述室内分布天线提供直流供电能力;
通直流合路器,配置为具备直流供电能力,将功率合成信号与直流供电信号进行功率合成,得到合路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布网络包括:通直流耦合器和通直流功分器;其中:
通直流耦合器,配置为具备直流供电能力,将所述合路信号中的功率合成信号和直流供电信号分别传输给所述通直流功分器;
通直流功分器,配置为具备直流供电能力,将一路所述功率合成信号的能量均分成两路或多路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分布天线包括:天线、有源模组;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5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