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透析液置换效率的透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5214.2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5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 |
代理公司: | 11403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红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1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析液 透析器 中空纤维束 导流圈 进口 壳体 透析 置换 本实用新型 旋转导流板 内部设置 倾斜设置 环流 导流板 上套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透析液置换效率的透析器,通过在透析器壳体上套设导流圈,将透析液进口设于导流圈上,透析液进口内部倾斜设置有导流板,透析器壳体与导流圈接触部分设有至少两个旋转进口,并在旋转进口内部设置旋转导流板,使透析液在进入透析器时形成环流,增加了透析液与中空纤维束的接触面积,提升了透析液的置换效率,提高了透析效果,并且避免了透析液直接冲击中空纤维束,避免了中空纤维束的损伤,提升了透析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析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提升透析液置换效率的透析器。
背景技术
透析器被称为人工肾脏,主要利用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人体的血液自透析器的一端引入,从另一端引出,同时将透析液自血液出口所在端引入,自血液进口所在端引出,从而使血液与透析液在半透膜的两侧形成对流,利用透析液的特性,将血液中的毒素以及过多的水分清楚,并且对人体进行营养物质的补充。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由中空纤维束作为半透膜的透析器,使用时,血液一般自透析器的两端端部引入与引出,透析液自靠近端部的壳体侧壁处引入与引出,如此一来,透析液进入透析器内部后,会沿着中空纤维束的轴向运动,透析液与中空纤维管的接触面积有限,使得透析液对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的置换效率低下,降低了透析效果,延长了透析时间;同时透析液引入时将直接对中空纤维束造成冲击,容易对中空纤维束造成损伤,降低透析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升透析液置换效率的透析器,通过在透析器壳体上套设导流圈,将透析液进口设于导流圈上,使透析液在进入透析器时形成环流,增加了透析液与中空纤维束的接触面积,解决了透析液对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的置换效率低下,同时透析液引入时将直接对中空纤维束造成冲击,容易对中空纤维束造成损伤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升透析液置换效率的透析器,包括,壳体,壳体两端端部安装有端盖,端盖边缘处填充有密封胶,壳体内部填充有中空纤维束,壳体的其中一端设有血液出口与透析液进口,壳体的另一端设有血液进口与透析液出口,壳体靠近血液出口的一端上,还套设有导流圈,导流圈包括外壳,透析液进口设于外壳上,且透析液进口处设有导流板,壳体与外壳重合处均匀设有至少两个旋转进口,旋转进口内部安装有旋转导流板。
可选的所述旋转进口外部设有阻流板。
可选的,所述旋转进口设有8个,且旋转进口的截面积总和小于或等于透析液进口的截面积。
可选的,所述导流圈与壳体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血液进口与血液出口上分别螺接有血液密封端盖,所述透析液进口与透析液出口上分别螺接有透析液密封端盖。
可选的,所述导流圈成环状。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升透析液置换效率的透析器,透析液自透析液进口倒入环形的导流圈,在导流板的作用下,透析液沿着逆时针的方向在外壳与壳体内部流动,并在阻流板的作用下迅速沿着旋转进口进入壳体内部,在旋转导流板的作用下,透析液继续沿着逆时针方向在中空纤维束的外部做环流运动,同时,血液自血液进口进入壳体内部,并流经中空纤维束,最后从血液出口流出,如此一来,形成了血液与透析液的对流,并且透析液在重力与惯性等的作用下以中空纤维束为轴形成一个类似螺旋线的行程,并最终在壳体内部阻力的作用下,环流趋势减弱直至消失,使得壳体内部形成紊流,透析液与中空纤维束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透析液的置换效率,提升了透析效果,同时透析液不会直接冲击中空纤维束,保护了中空纤维束的完整性,进一步提高了透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升透析液置换效率的透析器的部分外观及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升透析液置换效率的透析器的导流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5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