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推拉式出米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米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8417.7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3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于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卓品美家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7/01 | 分类号: | A47J47/01;A47J47/04 |
代理公司: | 11253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皎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板 米板 本实用新型 承接 挡米板 防脱落 连接板 卡槽 米槽 米箱 推拉 轨道 出米机构 顶部设置 隔绝空气 推拉连接 尾部设置 一体结构 出米口 进米口 内侧壁 推拉式 外侧壁 匹配 把手 计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推拉式出米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米箱。包括承接输米机构和与承接输米机构推拉连接的推拉输米机构;所述承接输米机构包括输米板,所述输米板的尾部设置有出米口,所述输米板的两侧固定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截面设置为L形结构,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设置有进米口,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推拉输米机构从前到后包括一体结构的挡米板、进米槽、防脱落卡槽、连接板和把手,所述挡米板、进米槽、防脱落卡槽、连接板的两侧固定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轨道匹配的第二轨道。本实用新型既能计量出米,又能隔绝空气,并且出米方便快捷不撒米漏米,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推拉式出米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米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出米方式主要分为量杯出米和按压出米两种。量杯出米方式可计量,但无法隔绝空气,大米新鲜度无法保障,出米仅为人工出米,容易撒米漏米,给现代人快节奏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和麻烦。按压出米,通过安装内置转换器旋转出米,该装置可以有效隔绝空气,但是里面海绵条容易掉落造成频繁卡米,容易损坏。并且安装复杂,不易操作,按钮长时间使用灵活度变差,按压费力,并不适用于家庭频繁使用,使用寿命较短。因此,现在市场上亟需一种既能计量出米,又能隔绝空气,并且出米方便快捷不撒米漏米的出米机构以及带有该出米机构的米箱。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计量出米,又能隔绝空气,并且出米方便快捷不撒米漏米的出米机构以及带有该出米机构的米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推拉式出米机构,包括承接输米机构和与承接输米机构推拉连接的推拉输米机构;所述承接输米机构包括输米板,所述输米板的尾部设置有出米口,所述输米板的两侧固定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截面设置为L形结构,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设置有进米口,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推拉输米机构从前到后包括一体结构的挡米板、进米槽、防脱落卡槽、连接板和把手,所述挡米板、进米槽、防脱落卡槽、连接板的两侧固定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轨道匹配的第二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进米槽的顶部与底部镂空,所述进米槽设置于进米口和出米口之间且所述进米槽的顶部与进米口对应,所述进米槽的底部与出米口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进米槽的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进米口上设置有凸出于进米口向下延伸的与进米槽相匹配的进米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进米槽和防脱落卡槽之间设置有底部和顶部镂空的捡漏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壳,所述承接出米机构固定在外壳内且外壳上设置有与进米口相匹配的连接口,所述推拉输米机构的把手设置于外壳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尾部设置有与防脱落卡槽相匹配的向下延伸的出米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取米盒,所述取米盒设置于推拉输米机构的下部且与外壳抽拉连接且可与外壳分离。
一种米箱,包括盛米机构和与盛米机构连接的如上述所述的推拉式出米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盛米机构与推拉式出米机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推拉式出米机构,采用推拉式分离出米设计,更加有效的解决卡米现象,漏米现象也极大的减少,取米更加的方便。并且,可通过取米槽进行计量,取用有度。本实用新型中带有拉式出米机构的米箱使用寿命极大的延长,该米箱能够很大程度隔绝空气,保证大米的新鲜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承接输米机构、推拉输米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卓品美家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卓品美家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8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