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射检查仪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9017.8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苏逸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北医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11446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武玉琴;王月春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TW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杆 磁力产生装置 放射检查 磁力 磁力块 第一端 磁性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 防护装置 开启位置 连接架体 枢轴装置 落地面 吸附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放射检查仪器防护装置,包括:一防护杆,所述防护杆设置于放射检查仪器前方的位置,所述防护杆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防护杆的第一端通过一连接架体和枢轴装置安装于所述放射检查仪器的一侧,所述防护杆的第二端设置一磁力块;一磁力产生装置,用以产生磁力将磁力块吸附于磁性产生装置上,用以将防护杆固定于一关闭位置。当病人进行检查时,磁力产生装置能够开启产生磁力,用以将防护杆固定于关闭位置以防止病人摔落地面,且检查完成后,磁力产生装置能够关闭,以使得防护杆能够位移到一开启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射检查仪器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于站立式X光机使用的放射检查仪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病患进行胸腔或上半身的检查时,常常利用直立式的X光机进行检查。直立式X光机病人必须以站立方式站在放射显像装置前方以进行检查。
然而,受检查的病患往往有体力不足或者是脚步受伤无法稳定站立的情形,因此在利用直立式X光机进行检查实,常常会有病患因为晕眩或体力不支而摔落地面的情形发生。并且因为病患检查时是以前侧面朝向放射线检查仪器的方向站立,而使得病患摔落地面时容易后脑着地,因此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现有的部分放射线检查仪器虽然设置有防护杆或防护带以防止病人摔落地面的情形产生。然而现有的防护杆或防护带使用时的固定程序相当繁琐,且耗费时间,因此不适合在大量病患检查的用途上。
此外,现有的放射线检查仪器使用以防止病患摔落地面的防护装置仅具有单纯的防摔功能,不具有放射线遮蔽的功能,因此病人必须另外穿上放射线防护衣,用以遮蔽非受检查部位的放射线敏感器官(如:骨盆腔、生殖器官)使其不受到放射线照射,因此更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现有放射检查仪器防护装置使用上的种种缺点。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放射线检查仪器使用的防护装置使用不易、耗费时间,且无法防护放射线照射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检查仪器防护装置,用以安装于一放射检查仪器上,以防止病人在检查时跌落地面,其中所述放射检查仪器具有一直立架体,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直立架体上的放射显像装置,病人站立于所述放射显像装置的一前方进行检查,所述放射检查仪器防护装置包括:一防护杆,所述防护杆设置于所述直立架体位于所述放射显像装置前方的位置,所述防护杆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防护杆的第一端通过一连接架体安装于所述直立架体的一侧,所述防护杆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架体之间具有一枢轴装置,使得所述防护杆能够以所述枢轴装置为中心旋转,而在一关闭位置和一开启位置之间往复摆动;一磁力块,所述磁力块设置于所述防护杆的所述第二端;一磁力产生装置,所述磁力产生装置设置于所述直立架体相对于所述连接架体的另一侧,所述磁力产生装置的位置和所述磁力块相对应,而使得所述防护杆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状态时,所述磁力块能够和所述磁力产生装置接触;以及其中,当所述防护杆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防护杆和所述放射检查仪器之间的空间能够容纳病人站立,且所述磁力产生装置成为开启状态而将所述磁力块吸附于所述磁力产生装置上,用以使得所述防护杆维持于所述关闭位置,而能够在所述病人跌倒时支撑所述病人的身体;其中,当所述磁力产生装置关闭时,所述磁力块能够和所述磁力产生装置分离,而使得所述防护杆能够位移到所述开启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防护杆的高度接近病人的腰部上方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防护杆还设置一遮蔽片,所述遮蔽片采用放射线隔离材料制成,所述遮蔽片的上端连接于所述防护杆,且所述遮蔽片的下端延伸到低于所述病人臀部下方的位置,用以遮蔽所述病人的下半身受到放射线照射。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还包括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磁力产生装置连接,用以控制所述磁力产生装置开启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北医学大学,未经台北医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90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T-CT的优化辐射屏蔽保护机构
- 下一篇:神经内科专用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