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9528.X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9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纳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4;F21V13/02;F21V17/10;F21V19/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出光口 灯壳 二次光学元件 扩散板 灯具系统 兼容性 杂散光 芯片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微结构阵列 出射光线 灯具照明 二次配光 光斑均匀 光线出射 反光杯 均匀度 可改变 微结构 出射 灯具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系统,涉及灯具照明技术领域,现有的LED灯具多采用透镜或反光杯等“二次光学元件”实现二次配光,LED芯片与二次光学元件的相互兼容性较差,出射光线的均匀度比较差,杂散光比较多。本方案包括灯壳,灯壳上开有出光口,灯壳的壳底固定有PCB板,PCB板靠近出光口一侧安装有芯片,灯壳内安装有透镜且透镜位于芯片靠近出光口一侧;出光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改变灯具的光线出射属性的扩散板。通过在透镜前端增设具有微结构阵列的扩散板,改善LED芯片与二次光学元件的相互兼容性较差的问题,使得光斑均匀度更高,杂散光更少。同时通过更换不同微结构的扩散板,可改变光线的出射属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灯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LED灯具因节能以及照明效率高等优点,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运用。现有LED灯具中的芯片光源在本质上属于朗伯光源,即光束角呈120度不可变。现有的LED灯具多采用透镜或反光杯等“二次光学元件”实现二次配光,LED芯片与二次光学元件的相互兼容性较差,出射光线的均匀度较差,杂散光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系统,本方案通过在透镜前端增设具有微结构阵列的扩散板,改善LED芯片与二次光学元件的相互兼容性较差的问题,使得光斑均匀度更高,杂散光更少。同时通过更换不同微结构的扩散板,可改变光线的出射属性,如光线的光束角,或者照射面积、形状、照射均匀程度等。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灯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灯壳上开有出光口,灯壳的壳底固定有PCB板,PCB板靠近出光口一侧安装有芯片,灯壳内安装有透镜且透镜位于芯片靠近出光口一侧;出光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改变灯具的光线出射属性的扩散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芯片发出的光线可依次经过透镜和扩散板的配光调节,而本方案中,在透镜前端增设的具有微结构阵列的扩散板,可使最终的光斑均匀度更高,杂散光更少,光线更为柔和、舒适,防眩效果更佳,而且可以改善LED芯片与透镜的相互兼容性较差的问题。
同时,本方案中可通过更换不同微结构的扩散板,可改变光线的出射属性,如光线的光束角,或者照射面积、形状、照射均匀程度等,从而扩大该灯具的适用范围。
其中值得说明的是,原先的部分LED灯具中,芯片和透镜分别是通过焊接和胶黏的方式固定在PCB板上,则后期往往难以通过更换芯片或透镜实现光线出射属性的调节,而本方案中,扩散板可用于改变光线的出射属性,且扩散板可拆连接于灯壳内,则光线出射属性的调节变得更为容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光口处可拆卸连接有滑架,扩散板卡接在滑架一侧,滑架上开有透光孔,扩散板遮挡住透光孔靠近透镜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架可对扩散板进行保护,降低扩散板裸露在灯壳外的面积,降低扩散板被外界硬物刮伤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灯壳相对的两侧均开有安装口,每个安装口上均可拆卸封堵有端板,出光口位于两个安装口之间;灯壳内相对的两内壁上均设有一条滑轨,滑轨两端分别连通出两个安装口,滑架滑动连接于两条滑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换下安装在灯壳内的扩散板时,可先将端板拆下,再将滑架滑出至灯壳外,然后将另一块扩散板替换上滑架,之后将滑架重新安装回两条滑轨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架靠近透镜一侧固定有若干个连接件,若干个连接件分为两组且两组连接件沿滑轨长度方向分列滑架的两侧,每个连接件靠近相近的滑轨的一侧固定有限位件,滑轨凸起呈条状并滑动嵌在滑架与限位件之间;每个连接件远离限位件的一侧固定有卡接件,扩散板边缘滑动卡接在卡接件和滑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纳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纳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9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