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9657.9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9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贺镜羽;李洪兵;金利玉;汪漫;罗珺;朱美玲;沈燕;曹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程立民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套管 鼻咽 通气 | ||
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包括包括鼻咽通气管主体,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包括外层套管,所述外层套管内套接有通道管,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的一端部设置有气管头。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外层套管在未工作状态质软、直径较小,故从鼻腔置入咽部难度较小,对清醒患者影响也不大。置入后,通过置入内层的通道管支撑管壁,对鼻腔粘膜损伤小。拔管时,可以先拔除内层通道管,从而减少拔管对鼻粘膜刺激,减轻潜在粘膜水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常用的鼻咽通气道,根据型号不同,具有不同内径与长度。一般内径越大,通气效果越好但插入难度和对鼻腔的损伤程度越大,易造成医源性损伤,置管过程因挤压作用易造成鼻粘膜水肿,拔管时,水肿鼻粘膜再次被挤压、摩擦,易导致鼻粘膜出血,严重者加重鼻腔软组织水肿,影响鼻腔通气。另一方面,作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鼻咽通气道使用舒适度差,清醒患者自行使用门槛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鼻粘膜对异物较为敏感,鼻腔空间有限,较大的物体风容易刺激鼻粘膜。除此之外,对于患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传统鼻咽通气管在插入过程中,还有可能直接造成额外的、较为严重的鼻腔损伤。鉴于此,我们提供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鼻咽通气管在插入过程中,还有可能直接造成额外的、较为严重的鼻腔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包括鼻咽通气管主体,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包括外层套管,所述外层套管内套接有通道管,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的一端部设置有气管头。
优选的,所述通道管内设置有通道管导芯和硬质导丝。
优选的,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与气管头连接处的圆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与气管头连接处的圆周面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带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顶面中部开设有凹型槽,所述凹型槽的底面中部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定位片的一侧边缘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带,所述橡胶带远离所述定位片的一端部设置有定位柱。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包括固定带主体,所述固定带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连接端,所述固定带主体远离所述固定连接端的一端部设置有活动连接端,所述活动连接端的表面开设有固定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固定连接端与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的一端圆周紧密焊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一端部设置有限位帽,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限位帽的一端部连接有螺纹柱。
优选的,所述橡胶带的一端部与所述限位帽的圆周面紧密焊接。
优选的,所述凹型槽的宽度与所述固定带主体的宽度大小相适配,所述固定螺纹孔和连接螺纹孔的尺寸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主体通过所述螺纹柱依次穿过固定螺纹孔和连接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片上;所述定位片的一端与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的一端圆周紧密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结构简单、布置灵活、体积小巧,操作简单,设置的外层套管在未工作状态质软、直径较小,故从鼻腔置入咽部难度较小,对清醒患者影响也不大。置入后,通过置入内层的通道管支撑管壁,在此过程中外层套管与鼻腔组织即使出现挤压,也不会发生摩擦,对鼻腔粘膜损伤小。拔管时,可以先拔除内层通道管,从而减少拔管对鼻粘膜刺激,减轻潜在粘膜水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9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