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1383.7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8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潘松成;陈金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胜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 代理人: | 刘佳芳 |
地址: | 51813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通部 蒸发板 回气管 毛细管 制冷 出气口 入气口 中空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冷气循环 外侧表面 温度损耗 中空结构 不均匀 连接件 除霜 绕制 凸起 串联 清洗 蒸发 相通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蒸发板,包括蒸发板主体、回气管和毛细管,所述蒸发板主体上设有用于冷气循环的导通部,导通部的截面为单侧凸起的中空结构,导通部包括上导通部和下导通部,上导通部的右侧设有入气口,上导通部和下导通部的左侧相互串联相通,下导通部的右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回气管连通;所述毛细管的一段绕制在回气管的外侧表面上,且毛细管穿过回气管通过连接件与上导通部的入气口连通;上导通部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小于下导通部内的中空制冷面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蒸发板的温度损耗大、制冷不均匀的问题,且解决了现有的蒸发板除霜效果差、难以清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蒸发板。
背景技术
蒸发板是制冷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低温的冷凝气体通过蒸发板与外界的空气进行温度交换,液化吸温度,达到制冷的效果;现有的蒸发板为将板管式的结构,主要将板管安装在蒸发板上来实现,板管式蒸发器,用胶膜将蒸发管和蒸发板粘接在一起,这种结构的板管式蒸发器具有板管贴合良好、热交换充分、内容积稳定、水分杂质含量低等优点,但是板管式蒸发器温度传导损耗较多,蒸发板很难保持均匀的温度,且存在蒸发板除霜、化霜效果较差、速度慢,需要人工除霜,但是人工除霜过程中容易对蒸发板管路及表面造成一定的伤害,使得用户使用不安全、体验效果差。
现有技术中也有各种吹胀式蒸发板,但是往往都是双面吹胀式结构,且也存在温度控制不够均匀的问题。另外蒸发器在使用过程中,其管壁或板片上总有污垢形成。这污垢如不及时一去除,一则将使管壁或板片传热系数降低而使蒸发器生产能力下降,再则会污染被浓缩的产品而影响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板,主要解决现有的蒸发板的温度损耗大、制冷不均匀的问题,且解决了现有的蒸发板除霜效果差、难以清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蒸发板,包括蒸发板主体、回气管和毛细管,所述蒸发板主体上设有用于冷气循环的导通部,导通部的截面为单侧凸起的中空结构,导通部包括上导通部和下导通部,上导通部的右侧设有入气口,上导通部和下导通部的左侧相互串联相通,下导通部的右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回气管连通;所述毛细管的一段绕制在回气管的外侧表面上,且毛细管穿过回气管通过连接件与上导通部的入气口连通;上导通部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小于下导通部内的中空制冷面积,且上导通部至少设置有一个一体式结构的第一压接部,下导通部设置有多个并列分布的第二压接部;下导通部设有用于均化温度的均化部,均化部位于下导通部的两侧和/或下导通部的中部位置。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上导通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导通部、第二导通部,第一压接部于第一导通部与第二导通部之间和/或位于第二导通部的下部;第一导通部和/或第二导通部设置有大导通部和小导通部,大导通部的中空截面大于小导通部的中空截面,且两者设置为错位相邻分布。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下导通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三导通部、第四导通部、第五导通部,且第二压接部位于三者之间。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均化部包括第一均化部、第二均化部、第三均化部,第二均化部位于下导通部的中部位置,且均化部内设置有第三压接部。所述第三压接部优选为方形结构。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第三压接部并列均匀的设置在均化部内,且第二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大于第三均化部和第一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第三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大于第一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均化部还包括第四均化部,第四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与第一均化部内的第三压接部的数量相等。
前述的一种蒸发板,优选的,第三导通部、第四导通部、第五导通部三者之间在均化部位置处设置为相互串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胜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联胜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1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冷媒复叠系统的板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组合型热交换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