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3211.3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8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宋武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信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反应池 处理池 输送管道 微生物处理 微生物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废水处理 抽吸泵 排污器 废水入流管 高效环保 回收水箱 输水管道 输水主管 存储池 回收水 膜处理 曝气管 沉降 初滤 粗滤 底端 格栅 精滤 菌种 伸入 微生物 沉淀 污水处理 废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初处理池,初处理池前端设有废水入流管,初处理池内设有格栅,废水在初处理池内进行粗滤及沉降,初处理池底端安装有排污器,排污器连接有第一污物输送管道,第一污物输送管道同时连接第二污物输送管道和微生物反应池,微生物反应池的底部安装有曝气管,微生物反应池内设有微生物处理液,微生物处理液中含有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微生物反应池内还安装有膜处理组件,第二污物输送管道的末端伸入污物存储池内,微生物反应池连接有输水管道,其中第一输水主管道上设有抽吸泵,抽吸泵将处理过后的回收水排至回收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初滤沉淀、微生物处理、精滤的处理过程,高效环保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均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近年来污废水的处理和重新再利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尤其在禽畜粪便在燃烧工业过程中产生的污废液,这些污废液如果处理不妥当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采用生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往往采用简单的过滤方式进行水处理,但这种方式的处理效果差,若采用高端的反渗透过滤处理技术,则会导致处理费用高昂,许多企业无法承担。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更加环保有效的处理方法,既具有良好的污废水处理效果,还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污废水处理效果差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污废水中存在的污染物和残渣,而且环保节能,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初处理池、微生物反应池、污物存储池和回收水箱,所述初处理池的前端连接有废水入流管,所述初处理池内安装有格栅,所述废水在初处理池内进行粗滤及沉降,所述初处理池的底端安装有排污器,所述排污器连接有第一污物输送管道,所述第一污物输送管道设有两个末端口,其中一个末端口连接第二污物输送管道,另一个末端口连接微生物反应池,所述第一污物输送管道与第二污物输送管道连接处设有控制阀,所述微生物反应池的底部安装有曝气管,所述微生物反应池内设有微生物处理液,所述微生物处理液中含有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所述微生物反应池内还安装有膜处理组件,所述第二污物输送管道的末端伸入污物存储池内,所述微生物反应池还连接有第一输水支管和第二输水支管,所述第一输水支管和第二输水支管连通第一输水主管道,并且第一输水支管和第二输水支管均为垂直于第一输水主管道的支管道,所述第一输水主管道上设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连接有回收水输送管,所述回收水输送管将处理过后的回收水排至回收水箱。
上述的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所述初处理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还设有循环管道。
上述的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所述格栅为不锈钢格栅网板。
上述的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所述曝气管为微孔曝气管。
上述的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所述第一输水支管、第二输水支管、第一输水主管道为一体化结构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通过初滤沉淀、微生物处理、精滤的处理过程,高效环保无污染,并且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进而可进行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信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信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3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