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样品转运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4493.9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1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韩舜愈;盛文军;冯丽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6/16 |
代理公司: | 62002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正良<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筒 底端 上连接座 上边框 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 折叠组件 活动板 支撑杆 弹簧 锁舌 把手 活动轴连接 交叉型结构 铰接轴铰接 对称固定 连接锁舌 下连接座 造价成本 可折叠 下边框 拉链 通槽 外壁 相配 转运 开口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样品转运盒,其结构特征是上边框的底端两侧固定上连接座,上连接座通过活动轴连接折叠组件,折叠组件包括上折叠筒和下折叠筒,上折叠筒筒内顶端有弹簧,弹簧的底端有活动板,活动板底端连接锁舌,锁舌一侧有把手,上折叠筒外壁开设有与把手相配的通槽,上折叠筒底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下折叠筒,下折叠筒顶端设有开口,锁舌底端贯穿上折叠筒延伸至下折叠筒内部,上折叠筒顶端和下折叠筒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形成交叉型结构,分别与上连接座、下连接座连接,上连接座与上边框连接,上边框和下边框的外侧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的顶端缝有拉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造价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运、周转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样品转运盒。
背景技术
折叠盒,即周转盒、物流盒,可折叠使用方便存放,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能耐酸耐碱、耐油污,无毒无味,可用于盛放食品等,清洁方便,零件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其合理的设计,优良的品质,适用于工厂物流中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周转盒可与多种物流容器和工位器具配合,用于各类仓库、生产现场等多种场合,在物流管理越来越被广大企业重视的今天,周转盒帮助完成物流容器的通用化、一体化管理,是生产及流通企业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必备品,传统的折叠盒折叠铰接处结构复杂,使用起来不方便,设计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样品转运盒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样品转运盒,具备可以折叠,方便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折叠盒折叠铰接处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严实现: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样品转运盒,包括上边框、上连接座,折叠组件、下连接座、下边框和防护罩。上边框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上连接座,上连接座通过活动轴连接折叠组件,折叠组件包括上折叠筒,上折叠筒的筒内顶端固定有弹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活动板,活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锁舌,锁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上折叠筒的外壁开设有与把手相配的通槽,上折叠筒的底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下折叠筒,下折叠筒的顶端设有开口,锁舌的底端贯穿上折叠筒延伸至下折叠筒内部,上折叠筒的顶端和下折叠筒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上折叠筒的一端通过活动轴与上连接座连接,支撑杆远离下折叠筒的一端通过活动轴与下连接座,上连接座与上边框连接 ,下连接座与下边框连接,下边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塑料板,上边框和下边框的外侧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的顶端缝有拉链。
上述与活动板连接的锁舌的底部远离开口的一侧设有圆弧。
上述活动板、锁舌和把手分别与上折叠筒滑动配合,所述锁舌分别与下折叠筒和开口滑动配合。
上述防护罩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口袋。
上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分别布设上边框和下边框的四角,所述上连接座呈矩形阵列设置在上边框底端,所述下连接座呈矩形阵列设置在下边框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便携式可折叠样品转用盒,通过设置折叠组件,通过上折叠筒和下折叠筒铰接,支撑杆分别与上边框和下边框活动连接,在需要折叠时只需要提起把手,将锁舌带离下折叠筒即可实现折叠,在需要竖直固定时,锁舌在接触到下折叠筒时会受到下折叠筒顶端开口处的挤压,顺利过渡进入到下折叠筒内,将折叠组件竖直固定住,盒体竖直稳定,再往折叠盒中放入物品,拉上拉链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造价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44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内盒包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丝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