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皮环切辅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4742.4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8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羿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羿贤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 |
代理公司: | 11590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吻合 包皮 内环 包皮环 本实用新型 辅助器 吻合部 圆弧型 折线型 推入 环形阵列 手柄 退出 长轴 留置 套在 向内 阴茎 挤压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皮环切辅助器,包括手持部和吻合部,所述吻合部包括环形阵列的至少两个吻合叉,所述吻合叉呈圆弧型或折线型,所述手持部的前端和吻合叉的后端相连。吻合叉呈圆弧型,将吻合叉嵌在内环外侧面的凹槽中,手柄沿着阴茎长轴,将包皮环推入包皮口,退出该包皮环切辅助器,将内环留置在包皮中;吻合叉呈折线型,内环从吻合叉的前方套在吻合凹槽上,用手持部将内环推入包皮内,之后将吻合叉向内挤压,使吻合叉脱离内环退出包皮即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包皮环切辅助器。
背景技术
包皮环切是临床最常见手术之一。实施包皮环切手术时,需要用到包皮环切吻合器,包皮环切吻合器包括内环,以及外环或扎线,内环用于套在裸露的龟头上,包皮将内环完全覆盖,外环或扎线套固在包皮上与内环对应的位置,内环的外侧面上设有凹槽与外环适配,使得外环容易与内环对准,外环和内环将包皮紧锁,阻止包皮血液循环,从而切掉多余包皮或使包皮自热坏死脱落,7至10天后,拆掉外环,取出内环。将包皮口扩张后安放内环时,常常出现放置困难的情况,原因包括:包皮口延展性小;成年人患者手术时,安放内环全靠医用手;包皮口内照明差;需要取出内环时,内环上没有握持部位,不易操作。
现有技术中,儿童款的内环上固接有一个Y型的手柄,手柄的轴心与内环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有时候用力过猛会导致手柄提前脱落,更增加了安置困难。并且由于模具设计的局限,这种有柄的内环常常不能做出表面光滑的内环,内环表面有螺纹圈,容易造成内环与龟头的嵌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皮环切辅助器,方便放置内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包皮环切辅助器,包括手持部和吻合部,所述吻合部包括环形阵列的至少两个吻合叉,所述吻合叉呈圆弧型或折线型,所述手持部的前端和吻合叉的后端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吻合叉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吻合叉呈圆弧型,所述吻合叉的弧度小于π且大于π/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吻合叉的弧度等于5π/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吻合叉的截面呈圆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吻合叉呈折线型,所述吻合叉的外侧面上设有吻合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吻合叉的数量为四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吻合叉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并相互连接的前骨、中骨、后骨,前骨的前端与后骨的前端均倾斜向上,中骨的前端倾斜向下,所述吻合凹槽设于前骨与中骨的连接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持部包括套管和整体设于套管内的手柄,所述套管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和手柄滑动连接,所述套管的前端与所述吻合叉的尾端相连,吻合叉内侧设有空隙,手柄的前端与所述空隙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吻合叉的后部的内侧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柄的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吻合叉内设有灯珠,所述套管内设有电池,所述灯珠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吻合叉呈圆弧型,将吻合叉嵌在内环外侧面的凹槽中,手柄沿着阴茎长轴,将包皮环推入包皮口,退出该包皮环切辅助器,将内环留置在包皮中;吻合叉呈折线型,内环从吻合叉的前方套在吻合凹槽上,用手持部将内环推入包皮内,之后将吻合叉向内挤压,使吻合叉脱离内环退出包皮即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羿贤,未经李羿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4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