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根部施药效果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7994.2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0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成汶;钱慧;程磊;林曦;贾志成;李旺旺;王彬;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蒋厦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部施药 测试装置 滚轮 本实用新型 移动支撑架 模拟土壤 三维运动 施药效果 试验土槽 植物根部 支撑台 种植物 台架 土槽 试验测量结果 连接器 底板 传感器支架 湿度传感器 土壤注射器 模拟检测 台架升降 外界干扰 支撑杆件 螺纹孔 有效地 车轮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根部施药效果的测试装置,包括三维运动台架、试验土槽、根部施药模块、传感器支架、湿度传感器及模拟土壤;所述三维运动台架包括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Z轴运动组件、移动支撑架、土槽支撑台和台架升降组件,所述移动支撑架由支撑杆件组成,所述土槽支撑台由带螺纹孔底板和车轮组成;所述试验土槽内填装有模拟土壤;所述的根部施药模块包括根部施药滚轮和根部施药滚轮连接器,所述的根部施药滚轮上设有土壤注射器。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根部施药效果的测试装置可有效地模拟检测不同根部施药装置在植物根部的施药效果,排除其他外界干扰的影响,保证试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根部施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根部施药效果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重要性越发凸显。我国是林业有害物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致死树木4000多万株,年均造成损失超过1100亿元。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持续高发,林业生物灾害年均发生面积1000万hm2以上,损失高达2000亿,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0亿元。其中,根部病虫害使根土脱离而失水萎蔫,还可传播多种病害,对植物生长的危害较大。目前现有的植物根部施药方法有:涂药包扎法、打孔注射法、根部埋药法、插药瓶法、挂药袋法、喷雾法等。这些传统根部施药方法存在方法适应性差,施药作业不经济,施药过程污染高等主要缺点。“一种树木根部精确施药系统及方法”可解决现有根部施药技术的不足,但树木根部精确施药系统及方法还缺少施药效果检测装置和方法。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树木根部施药效果检测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根部施药效果的测试装置和方法,通过试验土槽、三维运动台架及相关结构,使根部施药滚轮在模拟土壤中滚动施药,通过均匀布置在试验土槽中的湿度传感器阵列判断施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根部施药效果的测试装置,包括三维运动台架、试验土槽、根部施药模块、传感器支架、湿度传感器及模拟土壤;所述三维运动台架包括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Z轴运动组件、移动支撑架、土槽支撑台和台架升降组件,所述移动支撑架由支撑杆件组成,所述土槽支撑台由带螺纹孔底板和车轮组成;所述试验土槽内填装有模拟土壤;所述的根部施药模块包括根部施药滚轮和根部施药滚轮连接器,所述的根部施药滚轮上设有土壤注射器,所述的根部施药滚轮连接器将根部施药滚轮连接在三维运动台架上,所述根部施药模块用于植物根部药液注射;所述湿度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支架上,传感器支架通过试验土槽边缘的定位槽固定插放在试验土槽内的模拟土壤内。
所述根部施药滚轮包括旋转出液装置、旋转支撑盘、土壤注射器;所述旋转支撑盘为以中心为轴的圆盘结构,所述的土壤注射器包括若干个注射针,所述注射针沿旋转支撑盘圆周均布,并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撑盘边框上。
所述旋转出液装置中心的轴内设有输液通道,输液通道的入口与进液管连通,所述进液管连接水泵及水箱;所述轴外为套筒,轴上及套筒上设有相配合的出液口,轴套安装在套筒外部,相对轴转动,其周向也均布多个出液口;轴套的出液口内插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注射针。
所述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Z轴运动组件均包括独立的丝杆、电机和皮带轮,分别带动其控制的支撑杆件;所述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及其支撑杆件整体在Z轴运动组件作用下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根部施药滚轮连接器上设有垂直交叉的两个连接槽,分别连接在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控制的支撑杆件上。
所述试验土槽为长方体空心结构,上端面开放,其他端面封闭;所述试验土槽由硬质透明材质制成,其长度、宽度、深度方向分别定义为下x、y、z轴并标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模拟土壤为吸水后颜色会突变的细小颗粒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79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