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9853.4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0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傲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泰铃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2 | 分类号: | E05B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舌 电磁铁 滑座 容置凹槽 锁具 锁壳 活动方式 定位孔 连接座 小缺口 滑动 销轴 本实用新型 底面中心 复位弹簧 活动连接 离合连接 伸缩方式 销轴连接 电子锁 动力源 开闭锁 输出端 翻转 耗电 伸缩 槽口 扭簧 铁芯 柱体 省力 紧凑 零部件 开口 解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锁,包括:锁壳、锁舌、电磁铁以及滑座,滑座以滑动的活动方式设于锁壳内并受其限制滑动范围,滑座的前端一角部设有容置凹槽,滑座上设有连接座、套有复位弹簧的柱体,锁壳的表面设有一个与容置凹槽的槽口相应的开口,锁舌的下部置于容置凹槽内,二者通过销轴活动连接,锁舌与销轴连接的一侧设有小缺口,小缺口放置了套于销轴一端的扭簧,锁舌的底面中心设有定位孔,电磁铁固于连接座上,电磁铁的铁芯输出端与锁舌的定位孔对应并以伸缩方式离合连接。锁具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和精简,各零部件不容易解体,适合大小体积的锁具,锁舌采用伸缩和翻转的活动方式结合,使得锁具开闭锁时更加省力和轻松,动力源耗电小,更加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是一种通过电动控制启闭的电子锁。
背景技术
目前,锁具大致分为机械锁和电子锁两种。机械锁是通过锁芯及其联动机构的机械配合控制锁舌直线伸缩运动来实现启闭,为了实现锁具碰撞自动上锁,锁具的锁舌会采用单弧面锁舌以及配有复位弹簧。该种机械锁通常配备钥匙或密码盘,开锁时,需要多次转动锁芯或者密码盘,尤其是配有钥匙的锁具,钥匙扭动的时候,需要借助手腕力,并且还会存在手部往返多次扭动的情况,从而造成开锁较为费力,操作繁琐和不便,而且质量差的钥匙很容易在扭动的过程中折断,锁孔被堵,锁舌伸缩不畅顺等问题。某些电子锁主要是在前述机械锁具的基础上将锁芯替换成电机,并配有带密码或指纹的电路板来控制电机工作,以实现锁舌伸缩来达到锁具启闭的功能,该种电子锁在一定程度能克服机械锁具锁存在的不足,但是,电机的加入会使锁具的整体体积变动,联动机构增多且复杂,因此,大部分电子锁都不太适合体积较小的锁具,例如,抽屉、密码型抽屉柜和档案柜等产品。该种电子锁采用直线伸缩锁舌,开锁或关锁都需要电机驱动,使得电机的使用频率高,耗电大,容易造成动力不足无法开启。此外,开锁时,电机需要先通过联动机构控制锁舌缩入锁孔内,在此状态下,带有复位弹簧的锁舌,它的复位弹簧会长期受压,容易损坏失效,锁舌的自动上锁功能便会失灵。
中国实用新型说明书(公告号:CN202181767U)公开了一种电子锁,该电子锁包括锁壳,锁壳内设置有电机3、传动机构、锁舌组件和电路板14。电机连接电路板并受其控制而转动,锁舌组件包括:拨动轴7和主舌9,传动机构与拨动轴连接(相当于联动机构),传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或者同步带传动或者连杆传动等方式,拨动轴与主舌之间设置有拨动限位机构,用于控制和限制主舌的伸缩,实现开锁和闭锁。拨动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拨动轴上的拨动杆和设置于主舌上的锁定柱,锁定柱设有第一锁定柱8和第二锁定柱17,并同时设于主舌内,而且其上均套有弹簧21和垫圈22,使得第一锁定柱和第二锁定柱可被拨动杆压缩后恢复,锁体壳2 的底部分别设有能够与第一锁定柱和第二锁定柱配合锁柱孔,当第一锁定柱被压入锁柱孔内,拨动杆驱动并限制主舌的的缩回,此时为开锁状态,当第二锁定柱被压入锁柱孔内,拨动杆驱动并限制主舌的的伸出,此时为闭锁状态。可见,该电子锁的零部件较多,内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每次开闭锁时都需要电机驱动拨动杆作出压缩、限制锁舌活动,电机比较耗电,其中第一锁定柱和和第二锁定柱不停转换压缩,其弹簧容易损坏,而且该电子锁不适用自动上锁和体积较小的锁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电子锁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内部结构和零部件更加紧凑和精简的,并且能够减少开闭锁时对电机过于依赖的电子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泰铃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泰铃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9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