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孔对冲结晶器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2192.0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5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白亮;楠顶;刘军;刘景顺;董俊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铸 结晶器水口 排液口 双孔 水口本体 弧形段 结晶器 对冲 钢液 金属连铸设备 本实用新型 从上到下 对称设置 弧形通道 间隔设置 内部流场 相对设置 重力作用 口出口 直线段 注液口 单孔 动能 射出 铜流 铜液 下端 铸坯 铸液 冲击力 抵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连铸设备领域,旨在解决铜液由结晶器水口注入结晶器,由于钢液重力作用,从铸液口出口射出的流股将具有很大的动能,影响铸坯质量的问题,提供双孔对冲结晶器水口,其包括水口本体;水口本体对称设置有两个连铸通道;每个连铸通道的顶端为注液口,每个连铸通道的末端为排液口;每个连铸通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直线段和第一弧形段;两个连铸通道的第一弧形段围成环形,两个排液口间隔设置且相对设置。有益效果,通过将单孔入流变为双孔,并在连铸通道下端设置弧形通道,使得两股铜流在排液口相互冲击,抵消其部分冲击力,实现控制钢液冲击深度的目的,调整结晶器内部流场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连铸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双孔对冲结晶器水口。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直通式结晶器水口,钢液由铸液口注入结晶器,由于钢液重力作用,从铸液口出口射出的流股将具有很大的动能。
1、铸液口处钢液速度大、冲击力强,铸液将冲入熔池很深的位置,从而将夹杂物和气泡等带入熔池较深的位置,为夹杂物、气泡的上浮及去除带来更大的困难,极易造成铸坯内部或中心缺陷。
2、铸液冲击深度过深会使得弯月面处钢水更新太慢、温度补偿不足,导致该区域钢水温度偏低,造成弯月面保护渣局部冷凝形成深振痕和弯月面区初生坯壳呈“钩”状,会捕捉渣滴、夹杂物和气泡进入凝固坯壳形成严重缺陷。
3、液渣渗入困难,导致润滑不足及弯月面区的不均匀传热,从而产生纵裂纹,甚至直接发生漏钢事故。
传统结晶器水口在底部有一定的凹槽,或在凹槽内设置各种形状的缓冲结构,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入口股流的发射,抵消缓冲一部分入口股流的动量,使得入口股流在出水口时有较小的速度和理想的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双孔对冲结晶器水口,以解决铜液由结晶器水口注入结晶器,由于钢液重力作用,从铸液口出口射出的流股将具有很大的动能,影响铸坯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双孔对冲结晶器水口,
包括水口本体;所述水口本体对称设置有两个连铸通道;
每个所述连铸通道的顶端为注液口,每个所述连铸通道的末端为排液口;
每个所述连铸通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直线段和第一弧形段;两个所述连铸通道的所述第一弧形段围成环形,两个所述排液口间隔设置且相对设置。
设置两个连铸通道,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并在连铸通道下端设置能够组成环形(连铸通道设置两个)或者球状(连铸通道设置多个,多个连铸通道围成球状),使得两股(或者多股)铜流在排液口相互冲击,抵消其部分冲击力,从而有效减小其具有的动量,实现控制钢液冲击深度的目的,调整结晶器内部流场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水口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铸液口;
两个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铸液口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铸液口连通。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铸液口的顶部向上凹陷形成呈半球状的缓冲球冠。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缓冲球冠位于两个所述排液口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每个所述连铸通道还包括平滑过渡连通所述直线段和所述第一弧形段的第二弧形段。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两个所述连铸通道的内径尺寸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2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式铸造机及浇铸模具
- 下一篇:立式连铸火焰切割机渣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