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数据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2242.5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令;付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7;H01R13/72;H01R27/00;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壳体 连接数据线 连接线 指示灯 控制器 铜芯 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 电流检测计 控制器连接 安全隐患 电子设备 接头设置 嵌段连接 切断功能 数码产品 稳压电容 自动报警 收纳 软质线 数据线 体内部 硬质线 折叠 端壳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数据线,涉及数码产品领域,解决了现有数据线安全隐患和折叠不便的问题,连接数据线包括USB端壳体、连接线、USB‑Micro端壳体、USB‑Micro接头、USB接头、指示灯、控制器和铜芯,所述USB接头设置在USB端壳体上,USB‑Micro端壳体通过连接线与USB端壳体连接,铜芯位于连接线内部,USB‑Micro接头设置在USB‑Micro端壳体上,指示灯与USB端壳体内部设有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上设有稳压电容和电流检测计;连接数据线具有自动报警切断功能,保护充电器与电子设备的安全,连接数据线采用硬质线与软质线嵌段连接方式,具有收纳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数据线。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及其它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数据线作为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充电及数据传输的电子配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数据传输、充电等功能。
随着技术发展,快充技术得到大力发展,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很多快充充电器与相应数据线经常混用,部分不适合进行快充的数据线被人们误用在快充充电器上,给快充充电器和电子设备都带来了安全隐患;而且传统数据线多为软质材料,过于柔软不利于折叠收纳。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连接数据线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连接数据线,以解决现有数据线安全隐患和折叠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数据线,包括USB端壳体、连接线、USB-Micro端壳体、USB-Micro接头、USB接头、指示灯、控制器和铜芯,所述USB接头设置在USB端壳体上,USB-Micro端壳体通过连接线与USB端壳体连接,铜芯位于连接线内部,其特征在于,USB-Micro接头设置在USB-Micro端壳体上,指示灯位于USB端壳体表面,指示灯与USB端壳体内部设有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上设有稳压电容和电流检测计;
稳压电容可以有效控制电路的电涌强度,保护充电设备安全,电流检测计监测电流情况,当电路通电时,指示灯蓝灯亮起,当电路接通充电或数据传输时,指示灯绿灯亮起,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指示灯红灯亮起,并且切断电路连通状态,进行重新插拔通电后恢复正常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线采用硬质线与软质线嵌段连接,便于连接线进行折叠,连接线与USB端壳体接头处设有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硬质线由硬质线绝缘层和硬质线内芯填充组成,硬质线绝缘层内部设有钢丝网,硬质线内芯填充为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质线由软质线绝缘层和软质线内芯填充组成,软质线绝缘层为软质PVC,软质线内芯填充为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SB端壳体上设有锁扣装置,锁扣装置包括锁扣与锁带,锁扣安装在USB端壳体上,锁带与锁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SB-Micro端壳体上设有USB Type-C接头,USB Type-C接头插接在USB-Micro接头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连接数据线通过设置稳压电容来平衡电压,电流检测计监测电流大小,指示灯来反馈实际运行情况,减少电源线与充电器不匹配造成电路过载情况发生,保护电子设备与充电器安全,连接线采用硬质线与软质线嵌段连接方法提高连接线的可折叠性,简化折叠工作,多接头模式扩充连接数据线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中USB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学院,未经阳光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2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