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摄仪架体及航摄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2420.4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6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何高波;韩超;赵欢;刘学人;胡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8 | 分类号: | B64D4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71019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杆 架体 仪架 可拆卸连接 横杆转动 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 对称设置 折叠的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摄仪架体及航摄仪,涉及航摄仪的技术领域。所述的航摄仪架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所述第二架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五横杆、第六横杆、第七横杆和第八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五横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和第六横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和第七横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横杆和所述第八横杆可拆卸连接。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架体不能折叠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摄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航摄仪架体及航摄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搭载航摄仪的飞机有固定翼和直升机两种机型,其中固定翼是在机身下方开孔,把航摄仪安装在机身内部;直升机因为内部空间小,所以只能通过在机身下方安装架体才能固定航摄仪。
现有技术中直升机使用的架体不能折叠,且具有结构复杂、携带运输不方便的缺点。
因此,提供一种方便运输和携带架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摄仪架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架体不能折叠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航摄仪架体,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
所述第一架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
所述第二架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五横杆、第六横杆、第七横杆和第八横杆;
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五横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和第六横杆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横杆和第七横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横杆和所述第八横杆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五横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五横杆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六横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六横杆通过紧固件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
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横杆和所述第七横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三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三横杆和所述第七横杆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第四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四横杆和所述第八横杆的连接处,所述第四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四横杆和所述第八横杆通过紧固件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五横杆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和第六横杆通过合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横杆和所述第四横杆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三横杆和所述第四横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五横杆和所述第六横杆之间设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五横杆和所述第六横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七横杆和所述第八横杆之间设有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七横杆和所述第八横杆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架体的下方设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
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二横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竖杆、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一支撑板构成三角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24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可调式无人机手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无人机快递的收发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