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防反流内镜用注射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2549.5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陈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孙家丰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防反 流内镜用 注射针 | ||
一种一次性防反流内镜用注射针,包括内镜用注射针(8)、第一输入管(2)、第二输入管(5)和输出管(4),第一输入管的前端与输出管的尾端相连通,第二输入管的前端与输出管的尾端相连通,输出管的前端连着内镜用注射针,第一输入管内有一个向输液方向开启的单向阀门(3),第二输入管内有一个向输液方向开启的单向阀门(7)。将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分别与碘油注射器和组织胶注射器相接,进行“三明治”夹心注射法操作时,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内的单向阀门在分别推送碘油和组织胶时能自动完成注射针内的药液与注射器内药液的隔离,可节省操作时间,保证需要的药液快速通过注射针进入血管,达到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的结构,一种一次性防反流内镜用注射针。
背景技术
内镜下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时,有时需要采用“三明治”夹心注射法在静脉内注射组织胶来闭塞曲张静脉。现有的一次性内镜用注射针没有安装三通,所以注射组织胶时需要两个人操作、衔接配合交替使用两个注射器推注:将注射针预充碘油1mL,在医生进镜后选择好静脉注射点,刺入静脉内并均匀地注入1︰1的碘油和组织黏合剂的混合液0.5~2mL/点,边注射边报告毫升数,推完组织胶后快速衔接抽好碘油的注射器,再推入碘油1.2mL将注射针内组织胶混合液推入静脉,组织胶遇到水、电解质溶液或血液时会立即发生聚合反应,形成硬的固体聚合物而闭塞曲张静脉、达到治疗效果。两个人配合的速度要快,操作时动作要准确快速,以免注射针堵塞。注射针如果安装了三通可以一个人完成操作:三通开关的一个进口接碘油注射器,三通开关的另一个进口接组织胶注射器,推完组织胶后操作者需要手动旋转三通开关进行切换。目前尚没有不需手动旋转三通开关就能完成此操作的一次性内镜用注射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一次性防反流内镜用注射针的结构,不需手动旋转三通开关就能完成“三明治”夹心注射法操作。
这种一次性防反流内镜用注射针包括内镜用注射针、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和输出管,第一输入管的前端与输出管的尾端相连通,第二输入管的前端与输出管的尾端相连通,输出管的前端连着内镜用注射针,第一输入管内有一个向输液方向开启的第一单向阀门,第二输入管内也有一个向输液方向开启的第二单向阀门。
使用这种一次性防反流内镜用注射针进行“三明治”夹心注射法操作时,将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分别与碘油注射器和组织胶注射器相接,由于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内各有一个单向阀门,在分别推送碘油和组织胶时,能自动完成注射针内的药液与注射器内药液的隔离,省去了转动三通开关的时间或两人配合操作的衔接时间,保证需要的药液能快速通过注射针进入血管,达到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反流内镜用注射针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一次性防反流内镜用注射针中的三通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3为第一种单向阀门的侧向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单向阀门的正向视图;
图5为第二种单向阀门的侧向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单向阀门的正向视图;
图7为一次性防反流内镜用注射针中的三通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8为一次性防反流内镜用注射针中的四通的结构图;
图9为一次性防反流内镜用注射针中的五通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第一医院,未经嘉兴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2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腔冲洗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的封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