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绿色工厂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3823.0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1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乃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洋基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2;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状 安装底座 承接座 斗状 水帘 资源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 热效率 绿色工厂 水帘系统 横侧面 竖侧面 智能化 底座 负压抽风机 空调冷凝水 空气换热 空气接触 收集系统 出水管 流水面 再回收 出水 换热 竖面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绿色工厂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空调冷凝水收集系统、水帘系统、水帘水再回收系统和负压抽风机,所述水帘系统包括阶梯状主体,所述阶梯状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和出水管,所述底座包括安装底座和斗状承接座,所述斗状承接座位于安装底座的上方,且斗状承接座与安装底座连通,所述阶梯状主体的两侧均设置为阶梯状,且阶梯的竖侧面设置为倾斜竖侧面,且阶梯的横侧面设置为倾斜横侧面,本实用新型的水帘为双面出水,使得双面均可以与空气接触换热,增大了换热效率,并且将水帘的流水面设置为阶梯状,将阶梯的竖面设置上开设了凹槽,进一步的减缓了水流速度,增水流与空气换热的时间,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绿色工厂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大量碳排放造成气候变迁,如何节能减排,变成各国努力首要解决的问题。绿色制造(绿色工厂)是解决国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其中主要以节能效益和能源管理等面向为主要内容;
工厂内空调冷凝水一般可循环利用,但是现有的空调冷凝水循环利用有以下缺陷:
1、水帘为单面出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小,换热效率低下;
2、水帘流出的水再回收时内部有杂质以及细菌,损坏水泵,以及对人体有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绿色工厂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旨在改善现有的空调冷凝水使用水帘给场内散热效率低以及水中有细菌杂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化绿色工厂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空调冷凝水收集系统、水帘系统、水帘水再回收系统和负压抽风机,所述水帘系统包括阶梯状主体,所述阶梯状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和出水管,所述底座包括安装底座和斗状承接座,所述斗状承接座位于安装底座的上方,且斗状承接座与安装底座连通,所述阶梯状主体的两侧均设置为阶梯状,且阶梯的竖侧面设置为倾斜竖侧面,且阶梯的横侧面设置为倾斜横侧面,所述倾斜竖侧面上开设有密集的小凹槽,所述出水管包括出水总管,所述出水总管位于阶梯状主体的内部上方,所述出水总管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密集的细竖管,所述细竖管的上端穿出阶梯状主体的上端面,所述细竖管穿过阶梯状主体上端面的一端安装有倾斜细管,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系统的出水口安装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空调冷凝水收集系统的一端插入阶梯状主体的内部与出水总管相连通,所述安装底座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水帘水再回收系统包括水帘水回收桶,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安装底座的一端与水帘水回收桶的上端面相连通,所述水帘水回收桶的内部靠近上方的位置安装有网状盒,所述网状盒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系统与水帘水再回收系统之间连通有第三连接管,所述阶梯状主体的前表面安装有可编程PLC,所述负压抽风机设置在厂房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水帘水回收桶的内部靠近下端面的位置安装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水帘水回收桶的内部靠近上端面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水位传感器,且第一水位传感器位于网状盒的下方,第一水位传感器与第二水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可编程PLC的输入端电连接,且可编程PLC的输出端与第二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阶梯状主体的前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可编程PLC的输入端电连接,且可编程PLC的输出端与第一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系统包括冷凝水收集桶和收集管,收集管的一端与冷凝水收集桶连通,且收集管的另一端与空调冷凝水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水帘为双面出水,使得双面均可以与空气接触换热,增大了换热效率,并且将水帘的流水面设置为阶梯状,减缓了水流的流动速度,将阶梯的竖面设置上开设了凹槽,进一步的减缓了水流速度,增水流与空气换热的时间,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洋基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洋基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3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