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冒油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5161.0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1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段卫英;马洪卫;杜江;郑义清;刘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2 | 分类号: | E21B3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邢少真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端 弹簧 阀体 限位部件 油装置 阀球 阀座 本实用新型 连接件 石油开采领域 石油泄漏 向上设置 气体流 井内 内壁 通孔 制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冒油装置及系统,属于石油开采领域。该防冒油装置包括:阀座(3)、阀球(4)、弹簧(5)和限位部件(6)均位于阀体(1)在轴向上设置的第一通孔内,弹簧(5)的第一端与限位部件(6)接触,弹簧(5)的第二端与阀球(4)接触,阀球(4)位于弹簧(5)的第二端与阀座(3)的第一端(31)之间;连接件(2)的第一端(21)的端面中的第一部分与阀体(1)的第一端连接,连接件(2)的第一端(21)的端面中的第二部分与阀座(3)的第二端接触;限位部件(6)与阀体(1)的内壁上靠近阀体(1)的第二端(11)的部位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及时制止石油泄漏的同时,不会影响井外的液体和气体流至井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冒油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在油井的井口处常设置有采油树,采油树中的套管头上连接有套管闸门。在油层压力过高的情况下,如果抽油机的抽油效率较低,不能及时将油层中的石油采出来,或者,如果因井场停电或抽油机皮带断裂而不能正常采油,那么油层压力将得不到释放,油层中的石油就会经过套管与油管间的环形空间返流至井口,再经过采油树中的套管头流至套管闸门处,最后从套管闸门处泄漏。由于石油泄漏会造成石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需要及时发现石油泄漏,并在发现石油泄漏之后及时制止石油泄漏。
目前,技术人员会每隔4小时左右进行一次巡井。当技术人员发现套管闸门处有石油泄漏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制止石油泄漏。然而,井场中油井的分布通常比较分散,技术人员在逐个巡视井场所有的油井时,在某个套管闸门已经开始漏油时,技术人员很有可能不能及时发现,因而也就不能及时制止石油泄漏,从而会造成石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亟需一种防冒油装置,来及时制止石油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冒油装置及系统,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不能及时制止石油泄漏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冒油装置,所述防冒油装置包括:阀体、连接件、阀座、阀球、弹簧和限位部件;
所述阀体在轴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阀座、所述阀球、所述弹簧和所述限位部件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部件接触,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球接触,所述阀球位于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阀座的第一端之间;
所述阀体用于位于采油树中的套管头内,所述连接件的边沿用于夹设在所述采油树中的套管头与套管闸门之间,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的端面中的第一部分与所述阀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的端面中的第二部分与所述阀座的第二端接触,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第一部分围成的区域中,所述连接件在轴向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阀座在轴向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阀座的外径,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阀球的直径;
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上靠近所述阀体的第二端的部位连接,所述限位部件在轴向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弹簧中的弹簧圈的外径,所述弹簧中的弹簧圈的内径小于所述阀球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阀体的内壁上靠近所述阀体的第二端的部位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卡簧;
所述卡簧的边沿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以实现所述卡簧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压盖;
所述压盖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外沿,所述外沿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上靠近所述阀体的第二端的部位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压盖中除所述外沿之外的部分上,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外沿接触。
可选地,所述阀体的内壁上靠近所述阀体的第二端的部位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卡簧和压盖;
所述卡簧的边沿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以实现所述卡簧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所述卡簧在轴向上设置有第五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5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