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异形催化器固定加工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5250.5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8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屹;朱庆;朱弢;魏强;吴蔚;江鸿祥;汪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陈国俊 |
地址: | 247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管 筒体组件 底板 异形 夹持机构 压紧机构 定位机构 支撑机构 催化器 本实用新型 固定加工 组件支撑 车用 焊接 汽车配件加工 中间设置 固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异形催化器固定加工夹持机构,涉及汽车配件加工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异形尾管组件夹持机构和尾管组件定位机构,中间设置筒体组件支撑机构和筒体组件压紧机构,筒体组件支撑机构和尾管组件定位机构之间设置尾管组件支撑机构和尾管组件压紧机构,所述异形尾管组件夹持机构、筒体组件支撑机构、筒体组件压紧机构、尾管组件压紧机构、尾管组件定位机构和尾管组件支撑机构均固接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异形催化器时无法对其组件定位导致焊接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异形催化器固定加工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柴油机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使用催化净化技术降低污染及排放是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催化器多采用通用性较高的样式在整车上进行布置,而异形催化器是通用催化器中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异形催化器一般包括三个组件,分别是异形尾管组件10A、筒体组件10B和尾管组件10C,异形尾管组件10A从左至右包括法兰盘、一段弯管、一段直管和一个喇叭形结构,筒体组件10B为圆筒形结构,尾管组件10C由焊接在一起的两个端盖、一段直管和一段弯管组成。将这三个组件焊接在一起形成异形催化器时一般采用手工焊接,而手工焊接无法对这三个组件进行定位,导致焊接完成后的异形催化器在尺寸、角度等各方面存在差异,造成无法安装使用,且产品的一致性无法保证,不能有效的满足客户交货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异形催化器固定加工夹持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异形催化器时无法对其组件定位导致焊接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异形催化器固定加工夹持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夹持异形尾管组件的异形尾管组件夹持机构和用于在水平方向定位尾管组件的尾管组件定位机构,中间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夹持筒体组件的筒体组件支撑机构和筒体组件压紧机构,筒体组件支撑机构和尾管组件定位机构之间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夹持尾管组件的尾管组件支撑机构和尾管组件压紧机构,所述异形尾管组件夹持机构、筒体组件支撑机构、筒体组件压紧机构、尾管组件压紧机构、尾管组件定位机构和尾管组件支撑机构均固接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异形尾管组件夹持机构、筒体组件压紧机构、尾管组件压紧机构和尾管组件定位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分别用于控制异形尾管组件夹持机构、筒体组件压紧机构、尾管组件压紧机构和尾管组件定位机构的第一手板阀、第二手板阀、第三手板阀和第四手板阀。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尾管组件夹持机构包括异形尾管组件夹持机构支座,夹持机构支座固接在底板上,异形尾管组件夹持机构支座上设置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尾部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一气缸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多个夹爪,所述夹爪的端部铰接在第一连接板上,夹爪上设置沟槽,对称的夹爪上的沟槽的间距由左向右递增,第一气缸的上方固接有一根横杆,横杆与最上层的夹爪间隔设置,横杆的两端下部对称的固接有两根竖杆,竖杆设置在沟槽内,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手板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组件支撑机构包括相互固接的筒体组件支撑机构支座和支撑板,筒体组件支撑机构支座与底板固接,支撑板上方左右两侧对称的固接两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设置成与筒体组件外表面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组件压紧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底端固接在底板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固接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下表面设置成与筒体组件外表面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二手板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尾管组件支撑机构为一根上表面设置成与尾管组件末端尾管的外表面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的支撑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52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