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5258.1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7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寅;杨焜;郭根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B60L5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芯片 发射线圈 接收线圈 隔磁片 无线充电装置 放大电路 发射器 电池充电 实验车辆 无线充电 贴合 电池 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 接收器包括 接收器 传输电能 处理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发射器、接收器、电池、处理器和驱动器。发射器包括第一处理芯片、发射线圈和第一隔磁片,发射线圈与第一处理芯片连接,发射线圈与第一隔磁片相贴合。接收器包括第二处理芯片、放大电路、接收线圈和第二隔磁片,接收线圈与第二处理芯片连接,接收线圈与第二隔磁片相贴合,第二处理芯片与放大电路连接,将电池与放大电路连接。通过使用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来传输电能,从而实现了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为实验车辆的电池充电,使得对实验车辆的电池充电时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实验车辆在研发以及实验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验车辆辅助研发或者实验,为实验车辆快速、便捷的充电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关技术中,通过将导线分别与电源和实验车辆的电池连接,使用导线传递电源中的电流,达到为实验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的目的,从而电池可以为实验车辆的电机提供动力,电机驱动实验车辆的车轮转动,实现实验车辆的运动。
但是,通过该方式对实验车辆进行充电时,需要通过导线为实验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会出现充电不方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使用现有的充电方式,出现的充电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发射器、接收器、电池;
所述发射器包括第一处理芯片、发射线圈和第一隔磁片,所述发射线圈与第一处理芯片连接,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第一隔磁片相贴合;
所述接收器包括第二处理芯片、放大电路、接收线圈和第二隔磁片,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第二处理芯片连接,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第二隔磁片相贴合,所述第二处理芯片与所述放大电路连接;
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放大电路;
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实验车辆。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处理器和驱动器;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实验车辆。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器还包括整流桥电路;所述整流桥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整流桥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处理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模数转换芯片;所述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线圈包括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和所述第二发射线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线圈包括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实验车辆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接收器、所述电池、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驱动器置于所述实验车辆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车辆轨道;所述车辆轨道的表面设置有防滑部,所述实验车辆通过所述车辆轨道行驶。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器置于所述车辆轨道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52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