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持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5574.9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4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英;张永兴;李春霖;王琦;高子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62 | 分类号: | A61B17/0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持针器 一次性 左端 连接装置 医用橡胶 凸起块 下钳臂 扣紧 本实用新型 连接轴承 连接轴 上钳臂 固定针头 弧形结构 穿刺 合拢 夹持 铰接 钳臂 针头 稳固 穿过 表现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持针器,包括上钳臂、下钳臂、凸起块、扣紧块、医用橡胶块、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次性持针器整体呈弧形结构,上钳臂左端与所述的下钳臂左端通过连接装置铰接;连接装置由连接轴与连接轴承组成;钳臂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右端设有凸起块;下钳臂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右端设有扣紧块;凸起块和扣紧块合拢之后提供稳固的夹持,医用橡胶块与一次性持针器配合使用,针头穿过后,可利用医用橡胶块固定针头。其优点表现在:解决了目前很多穿刺、置管包中缺少持针器的问题;操作简便安全,稳定高效;与普通的持针器相比成本较低,可大量生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持针器。
背景技术
持针器,广泛应用于外科和显微外科手术,主要用于夹持缝针来缝合组织。临床中经常需要用到医用缝针,比如:胸穿包,腹部穿刺包等,里面有完整的工具系统,可以实现胸腔、腹腔置管,在工具包中,也有医用逢合针,但没有配持针器。主要原因为:1.各种包是一次性的,能够配置高质量持针器并不现实;2.持针器对器材要求较高,需要较强的力学强度,成本较高。因此,不常规配置一次性持针器。虽然,目前有常用的一次性夹持工具,但是,只能用来钳夹棉球等物品,不能实现对医用缝合针的操作。持针器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后面的把手,而是为弧形的针提供握持力度。目前使用的方式,是用手指捏住尾部进行操作,又或者另外准备一套持针器,十分的不便。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一次性持针器,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108784767A,公开日:2018.11.13,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持针器,包括钳柄、手握环和钳口,所述钳柄顶端安装有主转轴,所述手握环内部安装有防滑垫圈,所述钳柄内侧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内侧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钳口内侧安装有持针板,所述持针板采用透明玻璃制成。
中国专利文献:CN108014378A,公开日:2018.05.11,公开了一种抗菌持针器,包括把部和头部,所述的把部和头部为可弯折的连接,所述的头部铰接在把部上,所述的把部的其中一个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杆,另一个把部设有用于固定杆穿过的通道,固定杆为弧形,固定杆上设有齿条,所述的通道内铰接有一个卡柄,所述的卡柄设有一个尖部卡在齿条中,所述的卡柄还设有一个柄部用于操作卡柄绕着铰接轴顺时针运动。
但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持针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持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持针器,所述的持针器包括上钳臂(1)、下钳臂(2)、凸起块 (3)、扣紧块(4)、医用橡胶块(5)、连接装置(6);所述的一次性持针器整体呈弧形结构,所述的上钳臂(1)左端与所述的下钳臂(2)左端通过连接装置(6)铰接;所述的连接装置(6)由连接轴(11)与连接轴承(21)组成;所述上钳臂(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1)、右端设有凸起块(3);所述下钳臂(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21)、右端设有扣紧块(4);所述的凸起块(3)和所述的扣紧块(4)合拢之后提供稳固的夹持。
所述的连接轴承(21)与所述的连接轴(11)相吻合。
所述的凸起块(3)与所述的扣紧块(4)相吻合。
所述的医用橡胶块(5)与所述的一次性持针器配合使用,针头穿过后,可利用所述的医用橡胶块(5)固定针头。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持针器为一次性设备,解决了目前很多穿刺、置管包中缺少持针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持针器外观呈弧形结构,利用类似封口夹的原理夹持针头,操作简便安全,稳定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5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