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水管植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6752.X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3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兰胡文;朱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龙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蔡义文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动力电池 顶升机构 压入机构 植入机 仿形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板 固定轴 植入 固定板沿 上下移动 仿形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水管植入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顶升机构和水管压入机构,所述水管压入机构通过固定轴固定在所述顶升机构的上方,所述顶升机构和水管压入机构之间设有水管仿形固定板,所述水管仿形固定板沿固定轴上下移动,所述水管仿形固定板内设有水管仿形槽。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水管植入机具有有效降低水管植入难度,提高水管植入准度及效率,减少动力电池批间差异,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装配设备,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水管植入机。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中。由于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需要动力电池提供驱动力,为达到更加的续航能力往往需要动力电池较大的电容量。而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热,为保证动力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行业内通用做法是在动力电池内部植入水管,通过水管冷却其内部温度。由于电池内部机构紧凑,人工植入水管难度大且耗时长,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且人工植入水管导致水管位置不一导致动力电池内部冷却效果不佳,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水管植入难度,提高水管植入准度及效率,减少动力电池批间差异,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的动力电池水管植入机。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动力电池水管植入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顶升机构和水管压入机构,所述水管压入机构通过固定轴固定在所述顶升机构的上方,所述顶升机构和水管压入机构之间设有水管仿形固定板,所述水管仿形固定板沿固定轴上下移动,所述水管仿形固定板内设有水管仿形槽。使用过程中,将动力电池排板至于顶升机构上,在动力电池需植入水管的位置插入气管,扩大水管植入的空间,以便下一步水管植入,所述水管仿形固定板沿固定轴向下移动至靠近动力电池排板,在水管仿形固定板的水管仿形槽内塞入水管,顶升机构将动力电池排板向上顶至与水管仿形固定板相接触,人工将在插入的气管拔出,再通过水管压入机构将水管仿形槽内的水管压入动力电池排板内,从而完成水管植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动力电池水管植入过程机械化操作,通过气管的初步扩张降低水管植入的难度,通过水管压入机构将水管仿形槽内的水管压入动力电池排板内,使水管植入位置精准,减少人工植入水管导致的动力电池批间差异,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仿形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顶板机构。顶板机构可驱动水管仿形固定板上下移动,方便操作。
进一步,所述顶板机构设有顶板气缸,所述顶板气缸穿过固定架与顶板连接,所述顶板气缸两侧设有穿过固定架的顶板导杆,所述顶板导杆与顶板连接,所述固定架外侧设有挡板。通过顶板气缸驱动顶板带动水管仿形固定板上下移动,顶板气缸两侧设置的顶板导杆保证顶板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压入机构包括压入驱动装置、压入驱动固定板和水管压入板,所述压入驱动固定板固定在固定轴上端,所述压入驱动装置安装在压入固定板上,所述水管压入板设置在压入驱动固定板的下方并与压入驱动装置连接。以压入驱动固定板作为承载板,通过压入驱动装置驱动水管压入板上下移动,从而完成下压水管和复位的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压入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压入驱动固定板上的伺服电机固定架,所述伺服电机固定架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升降丝杆与水管压入板连接,所述升降丝杆贯穿设有升降导杆固定板,所述升降导杆固定板通过升降导杆与水管压入板连接。伺服电机驱动升降丝杆带动水管压入板上下移动,同时设置升降导杆与水管压入板连接,保证水管压入板上下移动时有良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压入板的底部设有与水管仿形槽相适配的水管仿形压板,保证水管能完全压入动力电池排内,提高水管植入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压入板的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下压时的压力变化,避免压力过大导致动力电池损伤,便于压入过程中调节压力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龙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龙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67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8650动力电池半包剥皮机
- 下一篇:高倍率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