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和救援一体化的新型隧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7222.7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8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卫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F11/00;E21F16/02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管 隧道基础 隧道 本实用新型 突发事件 排水 救援 槽型 井口 坑道 孔洞 生命安全 隧道侧壁 隧道路面 隧道维护 重大意义 一体化 回填土 排水孔 排水口 上端面 竖直 下端 塌方 侧面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和救援一体化的新型隧道,包括隧道基础面和沉管,所述隧道基础面上设置有规格相同的两个槽型坑道,所述槽型坑道上设置有沉管,所述沉管上设置有隧道路面,所述沉管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沉管上端面设置有竖直井口,所述沉管右侧设置有横向井口,所述隧道侧壁上设置有侧面孔洞,所述沉管之间设置有回填土,所述隧道基础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规格相同的排水孔筛。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排水和救援一体化的新型隧道,实现了后期的隧道维护的精准点维护,解决了面对隧道塌方等突发事件的灾后抢救工作,节省救援时间,给了遇突发事件人员的生命安全极大的保障,对于隧道排水维护和人员营救都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隧道领域,具体为一种排水和救援一体化的新型隧道。
背景技术
国际隧道协会(ITA)提出的“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的倡议,正引领着一个新的建筑业的潮流,隧道已经成为现代交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穿山铁路隧道,还是城市地下铁路系统和地下水利系统,无不与隧道息息相关,随之而来的则是与日俱增的隧道安全事故。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0年到2017年底平均每年由于隧道塌方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35人次,近几年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建筑行业的发展,和高铁的迅速崛起,隧道的修建数量也在上升,但安全防护方案却一直不够完善,因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在逐年攀升。且虽然我国的隧道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隧道防排水依旧没有一个高效合理的系统规划,隧道收集的地下水最终返还土层,防止地面沉降的技术也不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迫切地需要一个隧道救援系统,在现有的施工技术基础上,不造成附加的建筑施工成本,又能够兼顾考虑隧道施工安全与隧道排水和后期突发意外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和救援。
现有的隧道,传统隧道救援,在事发之后再采取临时方案,浪费了救援时间,救援方案可能会破坏现有的隧道结构,某些爆破救援可能会对地质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现有的隧道防排水系统依旧不过够成熟,传统救援不具备救援地点的灵活性,方案较为单一,基本方法就是二次开挖,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对于难度较高的救援,传统的救援措施不能够实现救援物资的提前供给,不能保证遭遇突发事故的人员能够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的基本生存需要,后期隧道维护,在传统隧道系统中,隧道维护设备放置在隧道路中,会影响已建成的隧道中的交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隧道,传统隧道救援,在事发之后再采取临时方案,浪费了救援时间,救援方案可能会破坏现有的隧道结构,某些爆破救援可能会对地质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现有的隧道防排水系统依旧不过够成熟,传统救援不具备救援地点的灵活性,方案较为单一,基本方法就是二次开挖,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对于难度较高的救援,传统的救援措施不能够实现救援物资的提前供给,不能保证遭遇突发事故的人员能够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的基本生存需要,后期隧道维护,在传统隧道系统中,隧道维护设备放置在隧道路中,会影响已建成的隧道中交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排水和救援一体化的新型隧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隧道基础面和沉管,所述隧道基础面上设置有隧道侧壁,所述隧道侧壁上设置有横洞,所述横洞连接有平行导坑,所述隧道侧壁上设置有斜井,所述隧道基础面上设置有规格相同的两个槽型坑道,所述槽型坑道上设置有沉管,所述沉管上设置有隧道路面,所述沉管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沉管上端面设置有竖直井口,所述沉管右侧设置有横向井口,所述隧道侧壁上设置有侧面孔洞,所述沉管之间设置有回填土,所述隧道基础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规格相同的排水孔筛。
优选的,所述沉管的截面形状采用箱型截面,配合隧道的环状盲管用以收集隧道掌子面周围的地下渗水,具备原纵向排水管道功能。
优选的,所述隧道路面处每30m设置沉管与隧道路面的竖直井口,竖直井口直径一人通过为宜,从沉管内部设置有竖直井口开关,以方便后期进行人员施救时,救援人员精准点施救。
优选的,所述沉管与隧道基础面采用混凝土灌注,保证了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7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临空侧防冲结构
- 下一篇:双圆形盾构建造调蓄型多功能深层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