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球追踪模组的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7825.7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7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飞;李俊生;黄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2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通孔 眼球 组合件 模组 追踪 可穿戴设备 用户眼球 红外光 红外光源 瞳孔中心 壳体 环绕 本实用新型 红外光线 间隔分布 配对设置 照射方向 智能设备 光斑 容置 采集 汇聚 发射 清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眼球追踪模组的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该眼球追踪模组的组合件包括一种眼球追踪模组的组合件,包括:壳体、红外光源和多个透光通孔,红外光源能发射出环绕用户眼球的红外光,透光通孔设置在壳体上,透光通孔朝向用户眼球设置,多个透光通孔按照指定环绕间隔分布,透光通孔控制红外光按照指定照射方向射向用户眼球。该可穿戴设备包括框架和容置在框架上的配对设置的眼球追踪模组的组合件。该眼球追踪模组的组合件和可穿戴设备,通过透光通孔对红外光线起到了导向汇聚的作用,使得采集到的光斑清晰,从而提高瞳孔中心的计算精度和眼球追踪的准确性提高瞳孔中心的计算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球追踪模组的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为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简称,可穿戴设备是指用不同方法向眼球发送光学信号,可以实现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及混合现实(MR,Mixed Reality)等不同效果。可穿戴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为准确地对佩戴者的视线进行定位和追踪,通常会在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眼球追踪模块。眼球追踪模块包括在红外光源、图像采集器及眼控主板等,其中红外光源设置在可穿戴设备的安装孔周围,起到照亮眼球并在眼球表面呈现光斑的作用,图像采集器采集到带有光斑的眼球图像后,眼控主板中的图像处理模块根据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分析捕捉眼球瞳孔和光斑的相对位置,从而根据眼球瞳孔和光斑的相对位置或瞳孔的位置实现眼球追踪。
通常,现有的可穿戴设备采用左右眼球分别对应一个红外光源,可穿戴设备根据效果具体可以分为AR眼控设备和VR眼控设备,两种眼控设备采用的红外光源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各不相同,每个红外光源可以设置各六颗红外灯、七颗红外灯或十颗红外灯。现有的方式采用红外灯直接进行照射,红外光线比较分散,导致采集到的光斑不清晰,从而影响瞳孔中心的计算精度。
当每个红外光源设置六颗红外灯时,左右眼球对应的红外光源呈对称布置,单个红外光源上的红外灯沿镜片外围或视场外围在靠近鼻梁一侧呈C形结构排布,在鼻梁的上部、下部和内测三个位置处均设置有两颗红外灯;当每个红外光源设置七颗红外灯时,单个红外光源上的红外灯沿镜片外围或视场外围呈排布。这两种方案单个红外光源的红外灯数量过少,不能保证在各个方向上图像采集器捕捉到的眼球图像中都有两个以上的光斑。
当每个红外光源设置十颗红外灯时,单个红外光源上的红外灯分两组,两组红外灯分别布置在镜片或视场的左右两侧,且每组五颗红外灯沿镜片外围或视场外围布置。采用这种方案,单个红外光源上的红外灯的数量过多,虽然能够保证在各个方向上图像采集器捕捉到的眼球图像中都有两个以上的光斑,但中部的光斑过多,多余的光斑会影响到瞳孔中心的计算精度,且增加设备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球追踪模组的组合件,保证光斑的清晰度,用于提高瞳孔中心的计算精度,提高眼球追踪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用于提高显示品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眼球追踪模组的组合件,包括:壳体、红外光源和多个透光通孔,所述红外光源能发射出环绕所述用户眼球的红外光,所述透光通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透光通孔朝向所述用户眼球设置,所述多个透光通孔按照指定环绕间隔分布,所述透光通孔控制所述红外光按照指定照射方向射向所述用户眼球。
可选的,所述指定照射方向为朝向所述用户眼球的照射方向。
可选的,所述多个透光通孔的数量为八个或四个。
可选的,所述多个透光通孔分为两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两组所述透光通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每组所述透光通孔的间距呈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7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非球面的可变焦距AR眼镜
- 下一篇: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VR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