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光谱立体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8300.5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7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孔慧;杨健;高以成;顾硕;张翼弓;郭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47 | 分类号: | H04N5/247;H04N5/33;H04N9/09;H04N9/097;H04N13/243;G01B11/22;G06T7/80 |
代理公司: | 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艳荣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 数据传输线 视觉处理 多光谱摄像机 视觉信息处理 获取系统 视觉信息 支架 摄像机 采集 近红外摄像机 立体成像系统 远红外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 计算机连接 可见光 对齐设置 光谱信息 光照条件 光轴平行 静止场景 拍摄距离 拍摄条件 同一光路 终止信号 局限 多光谱 分光镜 重叠度 计算机 镀膜 多段 同向 传送 图像 保证 | ||
一种多光谱立体成像系统,由视觉信息获取系统和视觉信息处理系统两部分构成,视觉信息获取系统包括支架,在支架上安装两台同样的多光谱摄像机,其同向对齐设置、光轴平行;多光谱摄像机包含可见光‑近红外摄像机、远红外摄像机和镀膜分光镜;视觉信息处理系统包括视觉处理计算机、单片机和数据传输线,视觉处理计算机通过数据传输线与单片机相连,向单片机传送采集开始和采集终止信号;单片机通过数据传输线与各个摄像机连接;各个摄像机与视觉处理计算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同一光路同时获得多段光谱信息,使拍摄条件不局限于静止场景条件,不局限拍摄距离以及光照条件,并保证图像间具有高重叠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谱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光谱立体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成像技术和视觉传感器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摄像机逐渐步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在交通、制造业、安防、检验、文档分析、医疗诊断、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最常见的视觉传感器是可见光摄像机,包括拍摄灰度图像的可见光摄像机和彩色图像的彩色摄像机(RGB摄像机)。然而,可见光仅是整个太阳光谱的一小部分,因而可见光摄像机所获取的信息相对有限,其获取条件也较为苛刻,对环境的光照条件较为敏感,在夜晚、强光照或雾霾天气下难以有效拍摄。因而,出现了拍摄不同波段的不可见光的视觉传感器,包括紫外摄像机、近红外摄像机、中红外摄像机、远红外摄像机等,不过,由于单一传感器所获取的信息源单一,信息采集能力有限,因而能够采集多种光谱的多光谱摄像机应运而生。多光谱摄像机使用滤光片,从场景获得的具有各种波段的光中分离出特定波段,并利用特定的成像器件进行感光,从而获取不同频谱的信息。从获取图像的频谱来看,现有的多光谱摄像机的成像范围集中于可见光波段、紫外波段、近红外波段,少数涉及到了中红外波段。特别地,一些多光谱相机将其获取的光谱限定到了特定波长,如880nm近红外、650nm红光、550nm绿光、450nm蓝光等,其获取的是特定波长光谱的图像。
从多种光谱的获取方式来看,现有的多光谱摄像机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多光谱摄像机采用相机阵列的形式,阵列中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普通摄像机或多光谱摄像机。这种多光谱摄像机将获得不同频谱的相机组合起来,从而能够同时获得场景中的多种频谱信息,但是由于阵列中每个相机的光路不同,因而整个摄像机很难对准同一目标物,获取的图像重叠精度差。
第二类多光谱摄像机,只包含一个镜头和一个成像元器件(即使用同一光路)。这类摄像机通过在不同时刻使用不同滤光片的方式,获得场景中不同波段的频谱信息。通常滤光片的更换以一个高速旋转的滤光片轮的形式来实现,该轮盘一般包含6-8个可更换滤光片,转速最高可达每秒100圈,该类相机拍摄时要求场景是静止的,这样才能保证不同频谱的图像间具有较高的重叠精度。
第三类多光谱摄像机,只包含一个镜头,但包含多个滤光片和成像元器件。该类摄像机利用分光镜,将从场景中获取的光线分解成若干束,每一束光经过其对应的滤光片投射到相应的成像元器件上,从而获得特定光谱的图像。这类摄像机主要在可见光、紫外、近红外波段同时获取2-3种不同频谱的图像信息,不同频谱间图像的重叠精度高,且不要求拍摄场景静止,但成本很高,成本直接与分光后的光路数量相关。
以上所述多光谱摄像机均是被动接受场景中的各种光谱进行成像。除此之外,市面上还有通过接收主动发射的红外、结构光或激光来感知场景三维特性的摄像机,这类摄像机可统称为RGB-D摄像机,其使用可见光摄像机获取场景物体的颜色信息,而主动发射/接收部分则能够获取场景物体的深度信息,继而实现同时获得可见光信息和深度信息的功能,但该类摄像机只能被动感知场景中的可见光信息,其精确的深度检测范围通常在0.4m-4.0m,最大不超过10m,因此仅适用于室内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8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