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游戏辅助装置的触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8429.6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2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泳博;吴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巴巴(深圳)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13/2145 | 分类号: | A63F13/2145;A63F1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智天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1 | 代理人: | 刘莹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导线 触控装置 导电吸盘 辅助装置 游戏 导电件 触控 连接方向 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 触控屏幕 电性连接 辅助技术 连接位置 使用寿命 吸附方向 向上拉力 智能终端 屏幕 脱离 拔取 导流 吸附 应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戏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游戏辅助装置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吸附在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导电件;至少一个导流电流的电导线;所述电导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触控导电件,并所述电导线的连接方向与触控导电件的吸附方向具有倾斜角度。用户在完成游戏后,需要将导电吸盘脱离屏幕时,用户通过双指捏住所述连接结构,提供向上拔取导电吸盘的力,由于采用向上拉力与电导线的连接方向的力为两个不同方向,因此,在导电吸盘脱离智能终端屏幕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电导线与连接结构的连接位置,从而保证电导线连接处的稳定性,延长整个游戏辅助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戏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游戏辅助装置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配置的逐步提高,手机的性能也在逐渐增强,部分以前只能在电脑、PSP上体验的游戏也逐渐载入手机平台,由于现代手机游戏操作逐渐复杂,传统玩手机游戏时一般通过双拇指操作屏幕上的多个虚拟按钮,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影响游戏体验。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终端的触控方式都采用电容触控屏幕,例如当下流行的“吃鸡”类游戏,传统的游戏辅助装置,在模拟人手触控屏幕时,都是采用机械触控方式,或采用小型真空吸盘装置;
而目前市面上采用小型真空吸盘装置,如图1、2所示,在使用游戏辅助装置时,用力下压吸附在屏幕上,而不需要使用游戏辅助装置时,则直接将小型真空吸盘的末端拔出,从而脱离屏幕,这样的使用方式,在反复拔出小型真空吸盘时,极其容易将小型真空吸盘与电导线的连接处受损,从而破坏小型真空吸盘与电导线的连接,而目前市面上的解决方案都是通过外加一个固定件进行固定连接,整体装配复杂,且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此类真空吸盘结构需要将电导线竖直设置,在游戏过程中,阻碍用户的视野,十分影响游戏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游戏辅助装置的触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游戏辅助装置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适用于触控操作的智能终端,所述触控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可吸附在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导电件;
至少一个导流电流的电导线;
所述电导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触控导电件,并所述电导线的连接方向与触控导电件的吸附方向具有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导电件相反于吸附面的一面延伸出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周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导电凹腔,所述导电凹腔与电导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导电件相反于吸附面的一面延伸出具有弯折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导电凹腔,所述导电凹腔与电导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导电件与连接结构为导流电流的一体结构,在所述连接结构的外周面开设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导电凹腔相互连通;
所述电导线通过导电凹腔、及固定孔与连接结构缠绕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上套设一个固定帽,所述固定帽为一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置腔的壳体结构,所述固定帽对应所述导电凹腔的开口面开设有通孔;
所述电导线穿过通孔设置在导电凹腔内;
所述固定帽的周侧面垂直于所述电导线插入方向开设螺纹孔,外部螺栓旋入螺纹孔,挤压容置腔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导电件为小型吸盘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导电件为导电突起。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突起包括导电部、吸附部;
所述导电部为导电硅胶材质的扁圆柱结构,并在导电部的一面上延伸出凸台触点,所述凸台触点与导电部形成台阶状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巴巴(深圳)信息有限公司,未经创新巴巴(深圳)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8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