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水虻新孵幼虫培养的自动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1111.3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3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应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恩赛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F16J15/32;B07B1/00 |
代理公司: | 51230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秀清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槽 黑水虻 养殖室 转动机构 接收槽 养殖 底板 室内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高 自动化设备 滑动机构 活动连接 铰接结构 伸缩机构 添加食物 幼虫培养 转动连接 室外部 移出 孵化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黑水虻新孵化幼虫培养的自动化设备,包括养殖室,养殖室内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养殖槽,转动机构与所述养殖槽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养殖室上开设有用于养殖槽移出养殖室的出口,养殖槽下方的所述养殖室内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有接收槽,接收槽的底板通过铰接结构活动连接。该设备在对黑水虻添加食物时,不需要将黑水虻转移到养殖室外部,同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黑水虻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黑水虻新孵幼虫培养的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黑水虻是一种全世界广泛分布的资源昆虫,幼虫在自然界以动物粪便、腐烂的有机物,如腐肉、腐烂的水果、蔬菜和植物性垃圾为食,能够被用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原产于美洲,目前为全世界广泛分布,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之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北等地。
现有的黑水虻幼虫在培养时通常是在培养室内铺上幼虫所需要的食物,即生活垃圾,将黑水虻幼虫放置在培养室内的生活垃圾上,黑水虻在幼虫时期汲取食物较快,尤其是新孵化出的幼虫,但是幼虫时期的成长时间也比较长,通常无法一次性将食物提供足够,需要及时为培养室中的幼虫提供食物,否则会对幼虫的成长造成影响。由于不能直接将食物盖在黑水虻上方,这样会将黑水虻闷死,现有的添加食物的方式通常是需要通过工作人员将培养室中的黑水虻转移动收集框中,向培养室中添加完食物之后,再将黑水虻幼虫放入培养室中。
现有的黑水虻新孵幼虫培养方式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对黑水虻幼虫进行转移,浪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力,同时在转移过程中还会导致黑水虻幼虫被损伤死亡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黑水虻新孵幼虫培养方式具有浪费人工劳动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高、在对黑水虻幼虫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容易导致黑水虻死亡的缺点,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黑水虻新孵幼虫培养的自动化设备,该设备在对黑水虻添加食物时,不需要将黑水虻转移到养殖室外部,同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黑水虻新孵化幼虫培养的自动化设备,包括养殖室,所述养殖室内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养殖槽,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养殖槽之间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养殖室上开设有用于养殖槽移出养殖室的出口,所述养殖槽下方的所述养殖室内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有接收槽,所述接收槽的底板通过铰接结构活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在使用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用于黑水虻新孵幼虫培养的自动化设备时,当养殖槽中的食物被幼虫吃完时,养殖槽中就只剩下黑水虻幼虫和残留的一些食物碎沫,通过启动转动机构即可使连接在转动机构上伸缩机构旋转,进而使连接在伸缩机构上的养殖槽进行旋转,将养殖槽中的黑水虻幼虫和残留的食物碎沫一并倒入到养殖槽下方的接收槽中,然后使连接在养殖槽上的伸缩机构缩短,使养殖槽从养殖室的出口处移动到养殖室的外部,此时工作人员将接收槽通过滑动机构移动到养殖室的顶部,同时另一名工作人员向养殖槽内投入新的黑水虻幼虫食物,添加完食物的养殖槽通过伸缩机构的伸长,使养殖槽回到养殖室内,工作人员操作电控的铰接机构,使接收槽底板旋转,打开接收槽的底部,即可使接收槽中的黑水虻幼虫再次回到养殖槽中,当接收槽中的黑水虻幼虫全部进入到养殖槽中之后,工作人员再次通过操作电控的铰接机构,使接收槽底部关闭,当养殖槽中的食物再次被吃完需要添加时,即可先将装有黑水虻幼虫的养殖槽先移动到养殖室的外部,然后将接收槽通过滑动机构滑动到养殖室的底部,再将养殖槽转移到养殖室内,即可继续进行上述的重复操作。
与传统的黑水虻幼虫培养方式相比,本申请中的设备在对黑水虻培养过程中需要添加食物时,不需要对黑水虻幼虫进行转移,工作人员只需要操作电控开关即可实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对黑水虻幼虫在转移过程中造成损害导致死亡的可能性,提高了黑水虻幼虫的成活率,从而提高了养殖户的收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恩赛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恩赛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11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鲵养殖通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黑水虻养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