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1128.9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0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董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普陀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316101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排钢板桩 钢板桩 后排 基坑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 基坑 朝向相反 工字型钢 支护结构 管桩 插入固定 固定扣件 可循环 深基坑 挡水 扣件 土挡 开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用于基坑挡水的前排钢板桩、用于基坑挡土的后排钢板桩、用于连接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的工字型钢和用于提高支护结构刚度的管桩,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呈U形,相邻两个前排钢板桩之间的U形开口朝向相反,相邻两个后排钢板桩之间的U形开口朝向相反,前排钢板桩和所述后排钢板桩上设置有固定扣件,工字型钢插入固定扣件将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固定连接,所述管桩布置在前排钢板桩的U形开口和后排钢板桩的U形开口形成的空间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支护结构刚度大、兼有挡土挡水功能、可循环利用、适用于开挖较深基坑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得到迅猛发展,基坑深度亦越来越深,带动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及施工工艺也随之不断地发展现状。钢板桩具有施工快捷,基坑施工结束后钢板桩可拔除,循环利用,经济性较好等特点。但由于钢板桩抗侧刚度相对较小,变形较大。在周边环境要求较高和挖深较大的基坑工程中应该较少。一般指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几种类型,PC、PHC等等,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港口、市政、桥梁、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方面,为了做地基材料,一般会使用管桩,管桩具有施工快,对地质适应性好,经济节约等特点。管桩的形状主要是圆形的空心水泥管,管桩应用的范围更广。管桩的缺点是抗弯能力不高,一般在基坑工程中应用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基坑支护中钢板桩抗侧刚度相对较小、变形较大和管桩抗弯能力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护结构刚度大、兼有挡土挡水功能、可循环利用、适用于开挖较深基坑的基坑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用于基坑挡水的前排钢板桩、用于基坑挡土的后排钢板桩、用于连接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的工字型钢和用于提高支护结构刚度的管桩,所述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呈U形,相邻两个前排钢板桩之间的U形开口朝向相反,相邻两个后排钢板桩之间的U形开口朝向相反,所述前排钢板桩和所述后排钢板桩上设置有固定扣件,所述工字型钢插入固定扣件将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固定连接,所述管桩布置在前排钢板桩的U形开口和后排钢板桩的U形开口形成的空间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的U形开口处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扣件,相邻两个前排钢板桩或后排钢板桩之间通过连接扣件相互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扣件为U形扣件或帽形扣件。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扣件配合时内部留有缝隙。
作为优选,所述管桩为椭圆形管桩,可以为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或钢管桩。
作为优选,所述管桩与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的U形开口的内壁相切。
作为优选,所述前排钢板桩或后排钢板桩为拉森钢板桩或帽型钢板桩或槽钢。
作为优选,所述前排钢板桩或后排钢板桩上设有多条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工字型钢与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之间嵌设有橡胶垫,使得工字型钢与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上均涂设有油漆,增加了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的抗腐蚀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下述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刚度大、兼有挡土挡水功能,前排钢板桩承担基坑挡水功能,后排钢板桩承担基坑挡土功能,同时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的结构自身存在一定刚度,可以抵抗一定的荷载,工字型钢刚度较大,用于固定连接前排钢板桩和后排钢板桩,管桩布置在前排钢板桩的U形开口和后排钢板桩的U形开口形成的空间内部,进一步加强了支护结构刚度;(2)基坑施工结束后,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和工字型钢可拔除,循环利用,经济性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普陀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普陀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1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排桩围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用喷浆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