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拒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2275.8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2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萧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萧阳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E01F13/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护航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3220 | 代理人: | 谢新苗 |
地址: | 410148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栏 三角架 增阻 摩擦 栏网 三角体 防撞 本实用新型 等腰三角体 底部连接杆 大小一致 活动连接 平行设置 前保险杆 刹车功能 万向滚轮 根连接 连接杆 缓冲 移动 底杆 腰部 汽车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拒马装置,包括第一三角架、第二三角架、防撞栏、连接杆,所述第一三角架、第二三角架为等腰形状,且形状大小一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三角架、第二三角架通过若干根连接杆组成等腰三角体拒马,所述防撞栏设于三角体拒马两腰部的任意一侧,所述三角体底部设带刹车功能的万向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栏底部设摩擦增阻栏网,所述摩擦增阻栏网与防撞栏底部连接杆活动连接且可沿底杆铺设于地面。通过汽车压在摩擦增阻栏网上,形成一个强大的缓冲,然后车辆前保险杆撞在前方的防撞栏上,防撞栏又带动摩擦增阻栏网少量移动,汽车通过撞上防撞栏,带动摩擦增阻栏网少量移动,摩擦增阻栏网与地面的巨大摩擦力使车辆迅速停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拒马装置,特别涉及用于道路施工与事故处理、公共场所、高速公路避险车道、刹车失灵、军警设卡等阻拦车辆进入的拒马。
背景技术
拒马是一种移动式的阻拦障碍物,多用在防御一方,作为构筑阵地时的辅助设施,因古代用其防御骑兵而得名,有矩形、菱形和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目前市面上的拒马常用于封锁道路或重要地区,如机关大院、人员密集地段、重要岗位门口等设置阻拦障碍,以便在拒马前后警戒,同时也能对进出车辆、 人员进行严格管制。
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为三角形居多,如专利号:CN201621134178.6,专利名称:拒马,主要包括一号底杆、二号底杆、顶杆、多根连接杆和禁止标志;一号底杆与二号底杆之间左右平行并通过多个支杆连接成一体,一号底杆与顶杆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成一体,二号底杆与顶杆之间也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成一体,从而使得一号底杆、二号底杆通过连接杆与顶杆连接后所得的投影呈三角形结构;在一号底杆、二号底杆与顶杆的同一端分别设有突出块,在一号底杆、二号底杆与顶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与突出块相配合且向内凹的凹槽等;又如专利号:CN00260777.8,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拒马,由横架板和两个侧框座连接而成,其特征是横架板两侧有框轴,侧框座上部有结合柱,结合柱两侧有夹槽。框轴与横架板之间连接有翼片。结合柱下部的侧框座可呈真空结构,上部有注水栓。在横架板上部有圆柱体形的定位座,下部有固定孔,固定孔下连接辅助板。
上述方案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与地面摩擦不大,不能有效阻止汽车冲撞,相反在汽车高速撞向拒马时,拒马会被汽车撞飞,不但不能有效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成为“排杀”工具,扩大汽车冲撞造成的杀伤效果。另现有可移动拒马主支架采用固定銲死的方法,不便于移动和运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使汽车迅速减速、且便于移动和组装、运输的防撞拒马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撞拒马装置,包括第一三角架、第二三角架、防撞栏、连接杆,所述第一三角架、第二三角架为等腰形状,且形状大小一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三角架、第二三角架通过三根连接杆组成等腰三角体拒马,所述防撞栏设于三角体拒马两腰的任意一侧,所述三角体底部设带刹车功能的万向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栏底部设摩擦增阻栏网,所述摩擦增阻栏网与防撞栏底部连接杆活动连接且可沿底杆铺设于地面。
在工作时将摩擦增阻栏网铺设于地面,当车辆冲撞过来时,车轮首先就要压在摩擦增阻栏网上面,车辆自身的重力压在摩擦增阻栏网上,形成一个强大的缓冲,然后车辆前保险杆撞在前方的防撞栏上,防撞栏又带动摩擦增阻栏网少量移动,汽车通过撞上防撞栏,带动摩擦增阻栏网少量移动,摩擦增阻栏网与地面的巨大摩擦力使车辆迅速停止。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摩擦增阻栏网的尺寸略大于防撞栏或与防撞栏尺寸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防撞栏防撞侧设防撞软垫。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防撞软垫为橡胶垫。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防撞软垫为旧轮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萧阳,未经陈萧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22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太阳能交通指示牌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