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2727.2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2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蔡岚;刘亭役;蒲贵兵;刘杰;敖良根;檀立朝;周江;陈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3F3/04;E03F3/02;E03F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4000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线管 主线管 横向管 检查井 纵向管 四通 排水管 交叉节点 综合管廊 敷设 下沉型 连通 口子 穿过 本实用新型 管道安装 排水支管 排水主管 交汇处 相交处 重力流 底面 井内 下沉 检修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包括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交叉井底面下沉至低于主线管廊及支线管廊的底面,交叉井内设置有连通两侧的主线管廊的横向管桥及连通两侧的支线管廊的纵向管桥,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的相交处设置有四通检查井,穿过支线管廊内的排水支管敷设于纵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其中两个口子相连,穿过主线管廊内的排水主管敷设于横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另外两个口子相连。既满足重力流管道安装、运行、检修和维护的需求,不影响其他管线的运行和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属于市政综合管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作为都市的骨架,不仅负担着繁重的地面交通负荷,同时还是城市各种市政公用管线的地下通道,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城市道路下部空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的重视。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发布前,国内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多为电力管、给水管和通信管,用于雨水、污水的排污管线未纳入综合管廊内。解决雨水、污水的排污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内成为了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综合管廊汇流节点结构包括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的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所述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所述交叉井为双层结构,其中主线管廊联通下层,支线管廊仅与上层相通。支线管廊通过一个斜坡与上层联通,由于污水管线为重力流,这样的交叉节点结构无法保证重力流管线的运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满足重力流管道安装、运行、检修和维护的需求,不影响其他管线的运行和布置,解决综合管廊采用下沉式交叉处理构筑物时,排水管线交叉处理方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沉型综合管廊排水管交叉节点结构,包括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的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所述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井的顶面与主线管廊及支线管廊的顶面齐平,其底面下沉至低于主线管廊及支线管廊的底面,所述交叉井内设置有连通两侧的主线管廊的横向管桥及连通两侧的支线管廊的纵向管桥,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的坡度分别与主线管廊和支线管廊的坡度一致;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上设置有通往交叉井井底的爬梯,所述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的相交处设置有四通检查井,穿过支线管廊内的排水支管敷设于纵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其中两个口子相连,穿过主线管廊内的排水主管敷设于横向管桥上,并与四通检查井的另外两个口子相连;所述支线管廊及主线管廊内的其它管线敷设于横向管桥以及纵向管桥下方的交叉井内。
采用上述方案,在交叉汇流时,其它管线(压力流管道、通信、电力管线等)从下沉式管廊布线,解决电力、通信管线与排水管线交叉口高程问题。
管廊下沉时,排水主管和排水支管在管桥上采用平交方式,排水管线设置于管桥上,排水主管和排水支管的敷设坡度不改变,满足他们重力流的运行需求,管桥还兼具人行的功能,方便检修。
两头的支线管廊内的排水支管的水通过四通检查井汇流到排水主管,解决了排水支管与排水主管的汇流连接问题,方便检修。
管廊设置爬梯,方便检修人员通行。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水支管通过支座敷设于支线管廊内及纵向管桥的一侧。所述排水主管通过支座敷设于主线管廊内及横向管桥的一侧。方便人行检修。
上述方案中:所述横向管桥和纵向管桥的宽度不小于0.9m。满足行人及物料运输的需求。
上述方案中:所述交叉井的底面设置有积水坑。交叉井内的积水流入积水坑内,保持交叉井井底干燥。
上述方案中:所述交叉井的下沉部呈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的锥形。这样其它管线在敷设时可以沿着锥形底部的斜面缓慢向下,便于管道的敷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未经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2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廊模板整体式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上跨式综合管廊排水管线汇流节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