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3112.1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8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林中尉;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24 | 分类号: | H02K3/24;H02K9/197;H02K9/193;H02K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液腔 电机壳体 定子铁芯 定子绕组 电机 转子组件 连通 本实用新型 绝缘壳体 外部设置 冷却液 循环孔 油冷 转轴 电机工作效率 转子 使用寿命 一端设置 直接冷却 绕线槽 端盖 冷却 隔离 清洁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冷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铁芯、定子绕组、转子组件和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外部设置有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外部设置有电机壳体;电机壳体至少一端设置有端盖;定子铁芯上设置有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连通;在定子铁芯内部的绕线槽内设置有绝缘壳体;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连接;电机壳体设置有与冷却液腔Ⅰ连通的循环孔Ⅰ;电机壳体设置有与冷却液腔Ⅱ连通的循环孔Ⅱ。本实用新型直接冷却电机的定子绕组,冷却强度高,提高电机的额定功率;隔离了转子与冷却液提高电机工作效率;保证冷却液清洁,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直接冷却电机定子绕组的高效油冷电机。
背景技术
改善电机的冷却结构,是电机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主要的工作,电机的散热能力越强,电机的功率密度就会越大,为此产生的各种电机冷却方案,从风冷、水冷到油冷,各有优缺点:风冷电机的优点是摩擦损耗低,效率高,成本低,但缺点是冷却强度低,电机的功率密度低;水冷电机的冷却水道设置在壳体上,从定子绕组到冷却水的热传导路线长,散热缓慢,冷却效果不佳;油冷电机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冷却定子绕组,主要有油浸式和喷淋式两种结构,前者由于转子转动时与冷却油摩擦,损耗大,电机效率低,后者则冷却强度较低,冷却效果提高有限。
通过分析电机的运行过程中的发热和热传导机理,在负载情况下,电机的定子绕组是主要的发热源,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定子绕组端部散热,一部分通过转子和定子间的气隙,传递到转子上,通过转子的端部散热,另一部分通过传导等传递给定子铁芯散热,因此,冷却定子绕组是电机散热最主要的环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冷却电机的定子绕组,同时根除了转子和油的摩擦产生热量的问题,高效运转,使用寿命长的油冷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冷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铁芯、定子绕组、转子组件和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外部设置有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外部设置有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两端部至少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定子铁芯上设置有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所述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连通;所述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内置冷却液;在定子铁芯内部的绕线槽内设置有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连接;循环孔Ⅰ与所述冷却液腔Ⅰ连通且与外部冷却管路连接;循环孔Ⅱ与所述冷却液腔Ⅱ连通且与外部冷却管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连接并连通;所述冷却液腔Ⅰ、绝缘壳体、冷却液腔Ⅱ、循环孔Ⅰ和循环孔Ⅱ构成冷却回路。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路;所述冷却液腔Ⅰ、连接管路、冷却液腔Ⅱ、循环孔Ⅰ和循环孔Ⅱ构成冷却回路;所述连接管路设置在电机壳体内或电机壳体外。
优选的,所述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连接并连通;所述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路;所述冷却液腔Ⅰ、绝缘壳体、连接管路、冷却液腔Ⅱ、循环孔Ⅰ和循环孔Ⅱ构成冷却回路;所述连接管路设置在电机壳体内或电机壳体外。
优选的,所述定子铁芯两端部与冷却液腔Ⅰ和冷却液腔Ⅱ的衔接处设置有密封环;所述绝缘壳体端部与端盖衔接处设置有封油环。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为有绝缘能力的冷却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3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