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张紧度的贴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4028.1 | 申请日: | 201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6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邱殊毅;张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苏轶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0 | 分类号: | B29C6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合组件 张紧装置 贴合机 张紧辊 张紧支架 张紧度 胶纸 门形支架 可调节 料辊 技术方案要点 自动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 竖直设置 入口处 松紧度 形支架 紧度 与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张紧度的贴合机,属于贴合机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胶纸张紧度的贴合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第一压合组件和第二压合组件,在机架入口处设有第一料辊和第二料辊,所述机架一侧设有门形支架,门形支架上设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位于第一压合组件与第二压合组件之间,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辊和设置在张紧辊与门形支架之间的张紧支架,张紧支架竖直设置,所述张紧支架与张紧辊之间设有自动调节机构。通过张紧装置的设置,可根据胶纸的松紧度自动调节张紧辊的位置,进而将胶纸调节至合适的张紧度,从而提高胶纸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合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张紧度的贴合机。
背景技术
贴合机是一种将二层基材贴合的贴合装置。其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用于放置第一基材的第一基材放卷装置、涂胶装置、用于放置第二基材的第二基材放卷装置以及预热输送加热加压贴合装置,所述的预热输送加热加压贴合装置包括马达、通过马达驱动的加热大轮以及压轮,其中加热大轮的圆周面上形成有烘干加热输送区以及加压贴合区,其中压轮位于此加压贴合区外围;放置于第一基材放卷装置上的基材穿经涂胶装置进入加热大轮圆周表面上的烘干加热输送区,并在加热大轮输送下与第二基材由压轮和加热大轮之间穿过。
目前,汽车中的许多内饰主要通过胶纸贴合在汽车内部,为方便胶纸的批量化生产和运输使用,一般将胶纸与离型纸通过贴合机贴合在一起,为了保证贴合效果,一般需要进行两次压合,但是由于两个压合组件的工作频率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会不在同一个工作频率下,这样就会导致两个压合组件之间的胶纸有时会处于紧绷,有时又处于松弛状态,不利于整个贴合工作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张紧度的贴合机,具有可自动调节胶纸张紧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张紧度的贴合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第一压合组件和第二压合组件,在机架入口处设有第一料辊和第二料辊,所述机架一侧设有门形支架,门形支架上设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位于第一压合组件与第二压合组件之间,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辊和设置在张紧辊与门形支架之间的张紧支架,张紧支架竖直设置,所述张紧支架与张紧辊之间设有自动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调节机构可根据胶纸的松紧度自动调节张紧辊的位置,进而将胶纸调节至合适的张紧度,从而提高胶纸的生产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张紧辊朝向张紧支架一端的调节孔,所述张紧支架底端设有滑杆,张紧辊与滑杆滑动连接,滑杆上套设有张紧弹簧,滑杆底端设有限位螺母,张紧弹簧一端与限位螺母抵触,另一端与张紧辊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胶纸松弛时,张紧弹簧抵触张紧辊竖直向上移动,从而绷紧胶纸。当胶纸绷紧时,对张紧辊施加压力,从而使得张紧弹簧收缩,张紧辊竖直向下移动。从而实现自动调节胶纸张紧度。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底端刻有外螺纹,所述限位螺母与滑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调节限位螺母在滑杆上的位置,从而调节张紧弹簧的弹性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张紧辊朝向张紧支架一端的滑块,所述张紧支架上设有竖直设置的滑槽,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张紧支架顶端设有定滑轮,定滑轮上绕设有牵引线,牵引线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配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胶纸松弛时,配重拉动滑块沿滑槽向上移动,并带动张紧辊向上移动,这样便可增强胶纸的张紧度。当胶纸绷紧时,张紧辊受压带动滑块沿滑槽向下移动,从而减轻胶纸的张紧度。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朝向滑槽的侧面上设有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苏轶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苏轶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4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圈制作装置
- 下一篇:玻璃空心微球超轻反光复合膜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