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继通信发光线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6147.0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汤凯;苏亚兵;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耀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36 | 分类号: | H04B3/36;H04B7/155;H04B1/38;H04N7/18;G08B7/06;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器 语音编解码模块 通信接口 中继通信 发光线 盘装置 连接线 绕线线盘 射频模块 线盘单元 扩音器 中继端 天线 无线信号屏蔽 本实用新型 对讲机接口 端部连接 接口模块 扩展通信 无线信号 现场环境 信号传输 中继方式 中继 救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继通信发光线盘装置,包括线盘单元、天线和连接线,线盘单元包括绕线线盘、处理器、语音编解码模块一、中继端射频模块、对讲机接口模块一、通信接口一和扩音器,处理器设于绕线线盘上,处理器分别连接语音编解码模块一、通信接口一和扩音器,处理器通过语音编解码模块一连接讲机接口模块一,处理器通过中继端射频模块连接天线,连接线的端部连接到通信接口一;该种中继通信发光线盘装置,能够在复杂的救援现场环境中对无线信号进行可靠的有线中继,解决了现场无线信号屏蔽问题,有效扩展通信范围,有线中继方式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继通信发光线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类救援场合下,消防救援人员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现场环境。在城市中高层建筑的不同楼层、舰船甲板上下、坑洞隧道、地震现场、以及其他具有高度差且彼此屏蔽的空间内进行救援时,不同高度的现场如果采用无线信号传输,往往由于屏蔽而无法正常通信,造成现场救援的延误,甚至带来严重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需要覆盖范围广、可靠的通信方式保障。另一方面,救援现场照明条件非常有限,人员逃生时会因缺乏路线引导而错过最佳逃生时间。
上述问题是在中继通信发光线盘装置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继通信发光线盘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救援现场由于无线信号屏蔽问题,无法保障覆盖范围广且可靠的通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中继通信发光线盘装置,包括线盘单元、中继端天线和连接线,线盘单元包括绕线线盘、处理器、语音编解码模块一、中继端射频模块、对讲机接口模块一、通信接口一和扩音器,处理器设于绕线线盘上,处理器分别连接语音编解码模块一、通信接口一和扩音器,处理器通过语音编解码模块一连接讲机接口模块一,处理器通过中继端射频模块连接中继端天线,连接线的端部连接到通信接口一。
进一步地,连接线采用发光连接线。
进一步地,绕线线盘设有电源和电源开关,绕线线盘还设有用来控制发光连接线的发光方式为常亮或闪亮的频闪开关、报警灯、电量指示灯、充电接口、线盘支架和/或登山扣。
进一步地,连接线包括一根荧光线、一根光缆和一根加固钢丝线,或连接线包括一根荧光线、两根双绞线和一根加固钢丝线。
进一步地,绕线线盘设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设有AB电路板、电路板固定板和发光线驱动板,发光线驱动板、电路板固定板分别设于绕线线盘上,电路板固定板上设有AB电路板,AB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中继端Wifi模块、中继端射频模块、语音编解码模块一、对讲机接口模块一和通信接口一;发光线驱动板连接发光连接线,对讲机接口模块一通过有线方式连接中继端对讲机。
进一步地,线盘单元还包括中继端Wifi模块和网络摄像头,中继端Wifi模块连接处理器,网络摄像头通过无线方式连接中继端Wifi模块,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一、连接线连接控制终端。
进一步地,中继端射频模块通过中继端天线连接个人安全装备。
进一步地,连接线的另一端部连接控制终端或级联其他中继通信发光线盘装置的线盘单元的通信接口。
进一步地,控制终端包括控制端Wifi模块、语音编解码模块二、对讲机接口模块二、控制模块、通信接口二和控制端射频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控制端Wifi模块、语音编解码模块二和控制端射频模块,语音编解码模块二通过对讲机接口模块二通过有线方式连接控制端对讲机或肩咪装备,连接线的端部连接通信接口二,控制端射频模块通过天线连接个人安全装备。
进一步地,控制终端通过控制端WiFi模块连接后场监控电脑,对讲机接口模块二通过控制端对讲机以无线方式连接其他对讲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耀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耀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6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