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离包半自动供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8100.8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9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欣;方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02 | 分类号: | A01K7/02;C02F9/08;C02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魏忠晖;饶富春 |
地址: | 102101 北京市延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毒液体 供水系统 循环管路 预混合罐 液体预处理装置 循环管路系统 蠕动泵 循环管 隔离 本实用新型 高效过滤器 闭合 支路 供液单元 管路连接 消毒装置 液体循环 硬质管道 罐内部 罐下部 进水口 进酸口 阀门 并行 驱动 上游 流动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包半自动供水系统,所述半自动供水系统包括液体预处理装置和循环管路系统;所述液体预处理装置包括预混合罐和消毒液体罐,所述预混合罐和消毒液体罐通过一带有阀门和第一蠕动泵的管路连接;所述预混合罐设有进水口和进酸口;所述消毒液体罐下部设有消毒装置,上部设有一插入消毒液体罐内部的高效过滤器;所述循环管路系统包括一由硬质管道组成的闭合的循环管路,且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消毒液体罐的出口相连;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二蠕动泵,用于驱动循环管路内的液体循环流动;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若干并行的支路,且在每条支路上从上游侧至下游侧依次设有若干隔离包供液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动物饲养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隔离包半自动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对微生物携带程度实行严格控制的实验动物都需要在特定的饲养环境下饲养,保护所饲养的动物避免受到污染,而在隔离装置内饲养的动物更需要尤其注意,所有进出的水、饲料及其他物品都需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方可利用传递窗进出隔离装置。传统的隔离生产用水均是利用人工逐一向每个隔离包进出大量消毒后装有规定用水的水瓶以达到隔离装置内用水的要求。这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人工与时间的过程,同时因频繁进出物品,使隔离装置内饲养的动物受到污染的风险大大增加,非常不利于对实验动物微生物携带的控制从而影响锁饲养实验动物的品质甚至微生物学等级。
因鉴于此,特提出此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向隔离包内供水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离包半自动供水系统,所述半自动供水系统包括液体预处理装置和循环管路系统;
所述液体预处理装置包括预混合罐和消毒液体罐,所述预混合罐和消毒液体罐通过一带有阀门和第一蠕动泵的管路连接;
所述预混合罐设有进水口和进酸口;
所述消毒液体罐下部设有消毒装置,上部设有一插入消毒液体罐内部的高效过滤器;
所述循环管路系统包括一由硬质管道组成的闭合的循环管路,且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消毒液体罐的出口相连;
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二蠕动泵,用于驱动循环管路内的液体循环流动;
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若干并行的支路,且在每条支路上从上游侧至下游侧依次设有若干隔离包供液单元。
优选地,所述消毒装置为加热消毒装置。
优选地,所述消毒装置为辐照消毒装置。
优选地,所述消毒液体罐出口处设有一出口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二蠕动泵设于出口阀门下游侧且靠近出口阀门的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每条支路的上游端均设有一支路阀门。
优选地,所述隔离包供液单元包括第一软管、中部硬管、第二软管和水龙头,所述第一软管、中部硬管和第二软管从上游侧到下游侧依次连接,且第一软管的上游端与支路连通,所述水龙头设于所述第二软管下游侧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软管上游端还设有一供液单元阀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离包半自动供水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进入隔离饲养包的使用水进行集中统一的加料混合和消毒处理,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尤其是对进行大规模饲养生产的企业;且中间全部为管道运输,替代了原本大量使用的玻璃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节省了运输成本和时间;消毒处理后的使用水通过管道可直接进入到隔离饲养装置内,避免了多次繁复的使用传递窗和中间载体,大大降低了饲养装置内动物受到污染的风险;通过分设控制阀门对管道引流系统所有进出口和环节处的控制,做到了单个隔离饲养装置内用水单独取用,真正做到用多少取多少,随用随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8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