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8201.5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6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徐要辉;张海燕;周小杰;邓迟;肖志刚;陈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支架 有机污染物 电源模块 光催化层 漂浮层 催化降解 顶部设置 太阳能板 支撑结构 紫外灯 水体 光催化反应装置 人类生存环境 本实用新型 降解 体内 应用 优化 | ||
1.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催化层和漂浮层,所述光催化层和漂浮层通过支撑结构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块太阳能板(5),所述太阳能板(5)与位于所述安装支架(4)的底部或下方的电源模块(6)连接,所述安装支架(4)的底部或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电源模块(6)连接的至少一个紫外灯(7),所述电源模块(6)和紫外灯(7)位于光催化层和漂浮层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层为玄武岩纤维-TiO2复合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层包括四个漂浮结构,四个所述漂浮结构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贯穿光催化层或漂浮层的四个支撑架(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结构为漂浮球(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层位于漂浮层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层与紫外灯(7)之间的距离小于1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紫外灯(7)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电源模块(6)与多个紫外灯(7)之间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位于安装支架(4)的底部或下方,所述安装支架(4)的顶部设置有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7)的上方设置有反光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为反光膜或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82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滤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水体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