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元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基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8736.2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5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声;周长升;安兵;韩宝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技宝电子(日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脚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底板 凸台 本实用新型 单通道 上端 凸痕 绝缘体 输出 对称位置 分布设置 基础形式 凸台中心 固定段 钎焊层 上端面 接地 智能 底座 内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元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基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凸痕,所述凸痕的内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为圆柱形,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四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上端皆突出凸台,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被固定段包裹有绝缘体,所述第一引脚关于凸台中心的对称位置设置有第四引脚,所述第四引脚的通过钎焊层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四引脚上端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的分布设置,决定了双元单通道模拟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基座的基础形式,同时保证了双元单通道模拟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基座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元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基座。
背景技术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其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热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故引入的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应接成共漏形式来完成阻抗变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探测元、干涉滤光片和场效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设计时应将高热电材料制成一定厚度的薄片,并在它的两面镀上金属电极,然后加电对其进行极化,这样便制成了热释电探测元。
基座是双元单通道模拟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座的合理设置有利于双元单通道模拟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性能稳定,也有利于双元单通道模拟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封装过程中的便利性,为此,提供一种双元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基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元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基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元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基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凸痕,所述凸痕的内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为圆柱形,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四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上端皆突出凸台,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被固定段包裹有绝缘体,所述第一引脚关于凸台中心的对称位置设置有第四引脚,所述第四引脚的通过钎焊层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四引脚上端接地,所述底座的外周设置有模具定位凸起。
进一步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的四个端点从凸台的正上方看构成一个正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体为玻璃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引脚的上端止于凸台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两者之间的的中心距离为4.98mm-5.18mm。
进一步的,所述凸痕的基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顶角为73°-77°。
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的分布设置,基本决定了双元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同时保证了双元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正常工作,提高了双元单通道模拟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稳定性,也便于双元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基座的封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引脚,2第二引脚,3第三引脚,4绝缘体,5凸台,6凸痕,7底座,8第四引脚,9模具定位凸起,10钎焊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技宝电子(日照)有限公司,未经技宝电子(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8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测器
- 下一篇: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及红外焦平面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