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9072.1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4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钟丽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丽川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持臂 连接臂 底壁 卡入部 电刷 颈部 导电轨 凸出部 本实用新型 间隔排布 相向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轨,其包括基体和电刷部,电刷部朝向基体一侧设置至少三个凹槽,每一凹槽均包括底壁、一对连接臂和一对扣持臂,连接臂连接底壁和对应的扣持臂,所有凹槽的底壁位于同一平面上,相邻的两凹槽共用一连接臂,同一凹槽的一对扣持臂相向延伸;基体朝向电刷部的一侧具有至少三个间隔排布且与凹槽一一对应的凸出部,凸出部包括颈部和卡入部,颈部的宽度小于卡入部的宽度,颈部与一对扣持臂配合,卡入部与连接臂和底壁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轨。
背景技术
钢铝复合导电轨通常由铝型材本体和钢质耐磨覆层复合而成,其中如工字形轨和C形轨已经普遍应用于地铁,单轨等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采矿、冶金、港口、游乐场使用的大型设施、设备的移动供电系统也有较多应用案例。
中国专利申请CN1322173A公开一种导电轨,它由基体和与该基体相连并由一种特别耐磨的材料组成的电刷面组成。在电刷面的朝向基体一侧的部分上设有沿电刷面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板条,每个板条与电刷面部分的狭长槽共同形成一个凹窝,它至少部分地由基体的材料填充。
然而为了得到上述结构,不仅需要借助一对辊自基体和电刷面的结合方向对二者进行施力,还需要另一对辊自基体的两外侧侧向挤压,设备成本高、工序复杂;进一步地,由于需要在产品的四外侧设辊,基体变形的同时,对电刷面的尺寸控制增加了难度,对生产过程要求较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制造工艺的导电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电轨,其包括基体和电刷部,电刷部朝向基体一侧设置至少三个凹槽,每一凹槽均包括底壁、一对连接臂和一对扣持臂,连接臂连接底壁和对应的扣持臂,所有凹槽的底壁位于同一平面上,相邻的两凹槽共用一连接臂,同一凹槽的一对扣持臂相向延伸;基体朝向电刷部的一侧具有至少三个间隔排布且与凹槽一一对应的凸出部,凸出部包括颈部和卡入部,颈部的宽度小于卡入部的宽度,颈部与一对扣持臂配合,卡入部与连接臂和底壁配合。
其中,全部凹槽的形状、尺寸一致。
其中,两外侧凹槽的外侧连接臂的宽度大于其余连接臂的宽度。
其中,基体背离电刷部的一侧具有第一施力凹部和一对分布于第一施力凹部两侧的第二施力凹部,第一施力凹部正对中间的凸出部,一对第二施力部分别对应两侧的凸出部。
其中,第一施力凹部具有平坦的底壁且其的宽度大于第二施力凹部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导电轨的电刷部朝向基体一侧设置三个结构相同的凹槽,每个凹槽均包括一对相向延伸的扣持臂,基体朝向电刷部的一侧具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出部,凸出部的颈部卡入一对扣持臂之间,卡入部的宽度大于颈部的宽度,颈部用于阻止卡入部自凹槽中脱离;为了得到上述结构,在基体和电刷部结合的过程中仅需在基体侧和电刷部侧施加一对相向施力的辊即可,设备简化、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电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导电轨的基体与电刷部结合前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导电轨的电刷部与基体结合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轨,其包括基体1和电刷部2。基体1为铝合金导体,电刷部2为不锈钢带,二者复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丽川,未经钟丽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9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松吊弦线夹
- 下一篇:一种离网铁路牵引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