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架装置以及汽车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0883.3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1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史玉红;毕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连接支耳 悬架装置 车桥 连接架 本实用新型 侧倾刚度 车轮中心 汽车底盘 舒适性 中心距 汽车技术领域 固定设置 整车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架装置以及汽车底盘,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悬架装置包括车桥、第一连接架、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车桥的两端用于连接在车轮上,第一连接架固定设置在车桥上,且第一连接架上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连接支耳和第二连接支耳,第一减振器设置在第一连接支耳上并,第二减振器设置在第二连接支耳上并能够沿第二连接支耳上,第一减振器与第二减振器到的距离与车桥的长度相同,使得减振器的中心距与车轮中心距相同,实现调整整车侧倾刚度和提高舒适性的目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悬架装置,结构简单、零件数目少,成本低,减振器的中心距与车轮中心距相同,从而达到更高的舒适性,同时侧倾刚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架装置以及汽车底盘。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汽车重要的涉及安全的系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悬架系统的舒适性和降低成本。悬架系统主要有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种,对于非独立悬架,现有多是采用扭力梁悬架。
现有的扭力梁悬架,主要由减振器、扭力梁总成组成,减振器的一端铰接在扭力梁总成的支架上,另一端铰接在车身上,垂直载荷全部由减振器支撑。在实际使用时,扭力梁总成承受了全部的水平和侧向载荷,导致悬架系统的侧向刚度低,同时由于现有的扭力梁悬架的减振器都布置在车轮内侧,导致悬架系统的侧倾刚度低,若要提高侧倾刚度,会导致减振器总成的尺寸和刚度增加,这会导致难以布置,若提高减振器刚度,则会降低乘坐舒适性。
现有的扭力梁悬架具有以下缺点:由于减振器布置在车轮内侧,难以平衡乘坐舒适性和侧倾刚度的矛盾:若提高侧倾刚度,则会降低悬架系统的减振效果,降低乘坐舒适性;若提高舒适性,则会降低侧倾刚度。同时现有的扭力梁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且扭力梁总成的强度要求高,断裂失效的概率高,侧向刚度低。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结构简单、零件数目少,成本低,减振器的中心距能够调节,从而达到更高的舒适性,同时侧倾刚度高的悬架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架装置,其结构简单、零件数目少,成本低,减振器的中心距与车轮距相同,从而达到更高的舒适性,同时侧倾刚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其结构简单、零件数目少,成本低,减振器的中心距与车轮距相同,从而达到更高的舒适性,同时侧倾刚度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悬架装置,包括车桥、第一连接架、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车桥的两端用于连接在车轮上,第一连接架固定设置在车桥上,且第一连接架上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连接支耳和第二连接支耳,第一连接支耳和第二连接支耳分别向着车桥延伸方向的两端伸出第一连接架,第一减振器设置在第一连接支耳上,第二减振器设置在第二连接支耳上,且第一减振器与第二减振器之间的距离与车桥的长度相同,使得第一减振器与第二减振器之间的距离与车轮的轮距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支耳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支耳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减振器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支耳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支耳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减振器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呈U型,第一安装槽远离第二连接支耳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安装槽远离第一连接支耳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折弯臂和第二折弯臂,第一折弯臂的一端与车桥固定连接,第二折弯臂的一端与车桥固定连接,第一折弯臂远离车桥的一端与第二折弯臂远离车桥的一端固定连接并形成顶角连接部,第一连接支耳固定设置在第一折弯臂上,第二连接支耳固定设置在第二折弯臂上。
进一步地,顶角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橡胶衬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0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轿车高强度安全减震器安装盘总成
- 下一篇:一种差速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