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蚕丝纤维结构模型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0902.2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1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雅香;郑小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00 | 分类号: | G09B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体 卡槽 卡环 下端部 蚕丝纤维结构 本实用新型 基座上表面 模型教具 上表面 上端部 圆锥体 配合 生物学结构 圆柱形基座 蚕丝纤维 拆装结构 活动设置 三维立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蚕丝纤维结构模型教具,包括圆柱形基座;活动设置在基座上表面的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基座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第一连接体下端部设置有第一卡环,第一卡环与第一卡槽相配合;第一连接体上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体,第二连接体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第一连接体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第二连接体下端部设置有第二卡环,第二卡环与第二卡槽相配合;第二连接体上端部设置有第三连接体,第三连接体圆柱体,第二连接体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卡槽,第三连接体下端部设置有第三卡环,第三卡环与第三卡槽相配合。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维立体拆装结构,能够令使用者深入了解蚕丝纤维的生物学结构特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丝纤维结构模型教具。
背景技术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纤维皇后”“人体第二肌肤”之美称。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天然蛋白之一,传统以来主要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而在其他领域的开发利用则相对较晚。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蚕丝蛋白的新功能材料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已日趋广泛。
一根茧丝由两根单丝平行黏合而成。每根单丝的中间是丝素纤维,外围为丝胶。丝素纤维的断面积平均为80μm2,断面形态似三角形,愈是茧内层,断面愈细而扁平。把丝素纤维用碱液膨润后再以玻棒摩擦,有平均直径约为1μm的原纤维(fibril)分裂开来。约50~100根原纤维经丝胶黏合成丝素纤维。再研碎原纤维,可在电镜下观察到平均直径为10nm的微原纤维(microfibril)。这些微原纤维由更小的蛋白质分子以肽链结合形式构成。
蚕丝是由丝素纤维和被覆其表面的起胶黏作用的丝胶蛋白组成,前者约占70%,后者占25%~30%。这两种蛋白都是无生理活性的天然高分子蛋白,前者是分子量高达375kD的纤维状蛋白,由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等18种氨基酸以多缩氨键连接而成,后者是水溶性的高分子蛋白。丝素蛋白以反平行折叠链构象(β-sheet)为基础,形成直径大约为10nm的微原纤维,无数微纤维密切结合组成直径大约为1μm的原纤维,大约100根原纤维沿长轴排列构成直径大约为10μm~18μm的单纤维,蚕丝蛋白纤维即茧丝单丝,两根单丝经丝胶包围粘合成茧丝。丝胶根据溶解度不同由外而内可分成若干层,最常采用的为四层(丝胶I、丝胶II、丝胶III和丝胶IV)分层法。
丝胶是一种球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4万~31.4万,其中丝氨酸(Ser)、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含量较高,相对质量分别达到33.4%、16.17%和13.49%。丝胶的2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并含部分β-构象,几乎不含α-螺旋结构,故丝胶分子空间结构松散、无序。研究表明,家蚕丝胶蛋白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氨基酸,90%以上能被人体吸收,且能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吸收紫外线,并含有类黄酮等活性物质。
丝素是一种纤维状蛋白,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侧基较小的甘氨酸(Gly)、丙氨酸(Ala)、丝氨酸(Ser)约占总组份的85%,三者摩尔比约为3∶2∶1,并且按一定的序列结构排列成较规整的链段,形成结晶区;而侧基较大的氨基酸如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p)等位于非晶区。
因此,蚕丝不仅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同时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在常规教学中,一般都采用平面图模式讲解,但平面图不能很好的表达蚕丝纤维结构的细节,因此需要一个三维的模型进行辅助讲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式的蚕丝纤维结构模型教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0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探究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孔复合体结构模型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