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1074.4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4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君;甘铁军;白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装置 床板 核磁共振检查 内壳 推杆 挡板 齿形挂钩 支撑 导向槽 移动槽 外壳内部 外壳轴线 转动连接 左右对称 左右两侧 使用性 中垂面 轴铰接 齿轮 轮齿 松动 | ||
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繁琐,容易松动的问题;包括支撑床板,支撑床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固定装置,两个固定装置关于支撑床板的中垂面左右对称,位于支撑床板右侧的固定装置包括半圆形的外壳,外壳的外缘面上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齿形挂钩,外壳内部经销轴铰接有内壳,内壳轴线位于外壳轴线的左侧,内壳外缘面上设有多个轮齿,外壳上设有弧形的挡板,挡板上开设有导向槽,两导向槽之间设有连轴,连轴上转动连接有齿轮,连轴上设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推杆,推杆可挂在齿形挂钩上;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查固定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已经是检查病因的一种常用手段,该检查方式可多方位、多层面成像,检查效果好,但该装置在检查时要求较高,需要患者保持一个姿势不能有移动,否者就会成像模糊,严重影响检查结果,并且有时候一次检查需要持续很长时间,所以有时候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用到固定装置,将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固定起来,防止在检查时患者因检查部位的扭动,而影响检查效果。
目前的核磁共振检查固定装置大多是通过螺栓螺杆固定,固定过程繁琐,医护人员使用麻烦,不易操作,还有一些固定装置通过魔术贴粘合,固定患者需检查的部位,但有时魔术贴粘合容易松动,使检查部位偏离,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核磁共振检查用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繁琐,容易松动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床板,支撑床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固定装置,两个固定装置关于支撑床板的中垂面左右对称,位于支撑床板右侧的固定装置包括半圆形的外壳,外壳的外缘面上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的齿形挂钩,外壳内部左侧经销轴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内壳,内壳轴线位于外壳轴线的左侧,内壳外缘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轮齿,外壳前后两端均设有弧形的挡板,挡板上同轴开设有弧形的导向槽,两导向槽之间设有可沿导向槽滑动的连轴,连轴上转动连接有可与轮齿啮合的齿轮,连轴上设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伸出移动槽且设有推杆,推杆可挂在齿形挂钩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是通过齿轮和轮齿的啮合来实现的,使固定更加稳固,不易松动,并且固定操作仅通过上下推动推杆来实现,使医护人员操作更加方便,使用时更加省时省力,移动槽两侧有多个带有凹槽的齿形挂钩,可调节内壳和支撑床板之间的间隙到不同的尺寸,以满足不同年龄患者的需求;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1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核磁共振的头套
- 下一篇: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