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孔复合体结构模型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1116.4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1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00 | 分类号: | G09B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体 中间杆 复合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 均匀设置 模型教具 基底层 连接件 突起 生物学结构 拆装结构 动手能力 平行设置 球形卡扣 三维立体 上下端部 首尾相连 运输成本 运输空间 连接杆 内球体 上端部 针状体 空腔 膨大 加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孔复合体结构模型教具,包括具有空腔的基底层,基底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本体;本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环形体、第二环形体,第一环形体设置在第二环形体正上方,第一环形体与第二环形体之间均匀设置有连接杆;第一环形体由多个连接件首尾相连组成,连接件包括中间杆、设置在中间杆内侧的内球体、设置在中间杆外侧的球形卡扣、设置在中间杆上端部的针状体,中间杆上下端部膨大形成上突起及下突起。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维立体拆装结构,不仅能够节省运输空间,降低运输成本,还能够增加使用者的动手能力,加深记忆,更加深入了解间核孔复合体结构的生物学结构特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孔复合体结构模型教具。
背景技术
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和细胞核是功能不同的两个亚细胞部位,细胞核膜是二者分隔的重要屏障,核膜上分布的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NPC)是沟通细胞核内外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核孔复合体的功能:核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的蛋白质复合体,具有双功能和双向性。双功能表现在两种运输方式:被动扩散与主动运输;双向性表现在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又介导RNA、核糖核蛋白颗粒(RNP)等的出核运输。生物大分子经NPC跨核膜转运(nucleocytoplasmic transport)是真核细胞基因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必要环节,也是联系细胞内信号转递、参与细胞核反应(即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核反应)调控的重要环节。
核孔复合体镶嵌在内外核膜融合形成的核孔上,为核被膜上沟通核质和细胞质的复杂隧道结构,由多种核孔蛋白构成。隧道的内、外口和中央有由核糖核蛋白组成的颗粒,对进出核的物质有控制作用。核孔的直径约为80~100nm,通道的直径约为9~25nm,而核孔复合体稍大一些,直径为120~150nm,因为它有一部分结构嵌入核被膜内。在核膜表面上的核孔的密度,以及核孔的内径和外径,可因生物的种类和细胞时期的不同而异。通常核孔的密度与核的活性有关,凡核的合成活动越高,则核孔的密度也越大。具体来说:离子、水分子等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被动运输通过核孔复合体,而大分子凭借自身的核定位信号和核孔复合体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而实现“主动转运”的过程,而且核孔对大分子的进入是有选择的,如mRNA分子的嵌体在核内产生后,只有经过加工成为mRNA并与蛋白形成复合物后才能通过。
不同生物的核膜孔具有相同结构,并以核孔复合体的形式存在。核膜孔内外口的周边均有对称排列的8个球状颗粒,其直径约15nm;中央尚有一个中心颗粒,直径约30nm。中心颗粒与球状颗粒之间有细丝相连。这些细丝具有核糖核蛋白的性质。核膜孔通道中还有一些无定形物质。核膜孔的数目、分布和密度与细胞代谢活性有关,核质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旺盛的部位核膜孔数目多。可见,核膜孔在调节核与细胞质的物质交换中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核孔复合体结构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常规教学中一般都采用平面图模式讲解,但平面图不能很好的表达核孔复合体结构的细节,因此需要一个三维的模型进行辅助讲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式的核孔复合体结构型教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核孔复合体结构模型教具,包括具有空腔的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环形体、第二环形体,所述第一环形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体正上方,所述第一环形体与所述第二环形体之间均匀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第一环形体由多个连接件首尾相连组成,所述连接件包括中间杆、设置在所述中间杆内侧的内球体、设置在所述中间杆外侧的球形卡扣、设置在所述中间杆上端部的针状体,所述中间杆上下端部膨大形成上突起及下突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件呈辐射状排列成环形形成第一环形体。所述第一环形体中心卡设有球状的内核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底层还设置有网状层,所述网状层通过粘贴片固定于所述基底层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1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蚕丝纤维结构模型教具
- 下一篇:一种数学教学用便携式概率学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