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钩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3042.8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8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志;李荣峰;陈祥国;袁海;杜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6 | 分类号: | B66C1/36;B66C13/08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钩 定位板 吊钩横梁 钩颈 定位卡槽 主定位板 定位孔 定位销 固定带 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 定位装置 固定带箍 箍住 固接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钩定位装置,包括用于箍住吊钩横梁的固定带、与固定带固接的主定位板、及套设在吊钩的钩颈上的被定位板,所述被定位板与钩颈相对固定,所述主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被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孔中穿设有定位销,且所述定位销插在定位卡槽中。在使用时,将固定带箍住吊钩横梁,以将固定带固定安装在吊钩横梁上,同时将被定位板套设在吊钩的钩颈上,且被定位板与钩颈相对固定,再将定位销穿过定位孔、并插在定位卡槽中,从而使得被定位板无法相对于主定位板旋转,并使得吊钩无法相对于吊钩横梁旋转,这样就实现了对吊钩的定位,并使得吊钩与吊钩横梁保持设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吊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硅钢厂房内桥式起重机主钩用于吊运钢卷和机组大型检修备件,主钩起重量较大,一般自带电动旋转,能够270度靠齿轮电机驱动旋转并带限位保护。电动葫芦的吊钩一般称作副钩,且主要用于吊运小型备件及日常更换各类小辊子用。国外品牌电动葫芦有科尼或法兰泰克等,同时,电动葫芦也一些国产品牌。如图1所示,电动葫芦的吊钩结构形状都为单钩,其钩头42用螺母和平面推力轴承连接在吊钩横梁11上,且动滑轮14安装在横梁轴13上。动滑轮14穿上钢丝绳,利用电动葫芦的动力装置驱动钢丝绳来带动吊钩4上下动作。吊钩4的钩头42可360度无固定旋转。副钩在吊运辊子等小型备件时会因起重机大车、小车晃动、吊物重心不准及惯性等多种因素而相对于吊钩横梁任意旋转。且在硅钢厂房内,按工艺要求每周都必须更换2次涂层辊(DCL一次/FCL一次)。涂层机设备框架为4.5米高,2500mm长,1890mm宽的立柱钢架结构。涂层辊型号:Φ350*1600mm。上下涂层辊都在框架内,在利用副钩更换、吊运涂层辊时,该涂层辊必须穿过2500mm*1890mm的孔洞。由于无法有效控制吊钩及吊物相对于吊钩横梁的旋转角度,经常发生碰撞辊子和轴承座的情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安装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吊钩相对于吊钩横梁旋转的吊钩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钩定位装置,包括用于箍住吊钩横梁的固定带、与固定带固接的主定位板、及套设在吊钩的钩颈上的被定位板,所述被定位板与钩颈相对固定,所述主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被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孔中穿设有定位销,且所述定位销插在定位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包括本体部、与本体部的上端固接的上连接部、及与本体部的下端固接的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固接,且所述本体部、上连接部、及下连接部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吊钩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部有两个,两个下连接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容纳吊钩的钩颈。
进一步地,所述主定位板与两个下连接部固接,所述上连接部与主定位板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定位板通过第一螺栓与上连接部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定位板通过第二螺栓与下连接部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定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连接部固接,所述主定位板的中部与上连接部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槽有多个,全部定位卡槽沿吊钩旋转方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被定位板包括两个相固接的夹紧分板,每个夹紧分板上均设有夹紧槽,两个夹紧槽形成夹紧孔,所述夹紧孔用于容纳钩颈,且所述夹紧孔与钩颈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两个夹紧分板通过第三螺栓固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吊钩定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3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