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无人机云台及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5061.4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4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威;李志刚;张洋;罗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广州星博科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8 | 分类号: | B64D47/08 |
代理公司: | 44298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巍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孔 本实用新型 定子转子 光谱成像 现场物证 收容空间 陶瓷环 支架臂 壳体 线缆 云台 电机 单元电连接 凸出 机电连接 线缆走线 外周缘 发现 延伸 生产成本 连通 装配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用于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无人机云台,包括支架臂、固定于所述支架臂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线缆;所述电机包括壳体、装配于所述壳体内的定子转子单元、由所述壳体外周缘凸出形成的线缆孔以及安装于所述线缆孔内的陶瓷环,所述线缆孔的轴线位于所述定子转子单元的外侧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定子转子单元电连接,其另一端由所述收容空间延伸至所述线缆孔并经所述陶瓷环延伸至所述线缆孔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无人机云台及无人机生产成本降低,线缆走线简单方便且可靠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云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无人机云台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步,无人机不仅广泛运用于各项军事及工程领域,也开始进入各种民用技术领域,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或工程作业已成为普遍现象。
无人机可作为操作平台搭载不同的设备,具备侦查攻击、影像传输、物品投放、现场干预等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事故救援、森林防火、地质勘探、空中测绘、环境保护等领域。利用无人机搭载光谱成像设备从不同高度和角度俯瞰拍摄的方式获取案件现场光谱图像和视频信息,既可直观、快捷地获取案件现场的全景影像,解决大范围或大面积现场、特殊地形区域发生的案件或事故现场全景拍照及快速取证,又能利用案件现场的光谱图像信息对现场物证进行分类搜寻和鉴别分析,是公安系统快速获取案发现场物证的有力工具。
实现无人机搭载光谱成像设备主要通过固定于所述无人机上的云台来实现,所述云台可分为单轴、双轴(二维)、三轴(三维)等结构,以实现不同的转向角度进行拍摄等。对于两轴的云台,其包括支架和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两个不同输出方向的电机,不同的电机之间通过线缆电连接,实现不同角度范围内的转动,如90度。
然而,相关技术中,用于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无人机云台云台中的线缆通常使用滑环结构实现走线或通过中心轴孔穿线方法实现走线。使用滑环结构时,不仅滑环结构本身安装复杂,且存在机械摩擦损耗,容易使得线缆接触不良,降低线缆的使用寿命;通过中心轴孔穿线方法实现走线时,线缆需要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轴心穿过,而输出轴尺寸大小有限,线缆多的时候方便穿过甚至无法穿过,而且中心轴孔穿线方法容易对电机的旋转编码器造成干扰,影响设备的转角精度。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用于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无人机云台及无人机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走线简单方便且可靠性好的用于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用于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无人机云台及无人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搭载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设备的用于现场物证发现与识别的光谱成像无人机云台,包括用于固定于无人机的支架臂、固定于所述支架臂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线缆;所述电机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装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定子转子单元、由所述壳体外周缘凸出形成的线缆孔以及安装于所述线缆孔内的陶瓷环,所述线缆孔的轴线位于所述定子转子单元的外侧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定子转子单元电连接,其另一端由所述收容空间延伸至所述线缆孔并经所述陶瓷环延伸至所述线缆孔外。
优选的,所述线缆孔的轴向与所述电机的轴向平行。
优选的,所述陶瓷环包括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线缆孔的两开口端。
优选的,所述电机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线缆由其中一所述电机的收容空间延伸至该电机的线缆孔,并经所述支架臂内部延伸至另一所述电机的所述线缆孔,经该另一所述电机的线缆孔延伸至该另一所述电机的收容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广州星博科仪有限公司,未经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广州星博科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50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