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炒菜设备及其菜盘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5418.9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4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许锦标;何光;何青;曾珞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炒菜 设备 及其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菜盘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红外发射器设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所述红外接收器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上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检测信号,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均设有可调节结构,从而使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可调节,所述菜盘检测装置具有光路可调、检测性能稳定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具有所述菜盘检测装置的智能炒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炒菜设备及其菜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如今社会正在快速步入智能化时代,传统厨房中,自炒自制的做饭方式需要做出新的变革,而传统的厨房设备已不能满足智能化的需求;而食品加工厂内的食品自动加工设备,由于体积庞大,显然不能适应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智能炒菜机,使得人们可以远离厨房油烟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可口的饭菜。
目前,市场上的炒菜机主要包括机壳、下料机构、炒锅机构、出菜机构、控制装置和菜盘检测装置,所述下料机构、炒锅机构、出菜机构、控制装置和菜盘检测装置均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炒锅机构位于所述下料机构的下方,以便所述下料机构将食物送进所述炒锅机构,所述出菜机构设于所述炒锅机构的下方,所述下料机构、炒锅机构和菜盘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预设的菜谱指令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下料机构、炒锅机构和菜盘检测装置工作,当所述炒锅机构完成炒菜工作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菜盘检测装置检测菜盘是否放置于所述出菜机构上,当所述菜盘检测装置检测到菜盘的放置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炒锅机构移动到所述菜盘的正上方进行倒菜工作。为了实现炒菜机的自动出菜功能,设计所述菜盘检测装置,由于压力传感器对菜盘检测环境的防水要求较高,因此选择红外对射传感器作为菜盘检测装置能够大大减小炒菜机内腔体的防水难度,但红外对射传感器对光路通畅要求高,由于现有的红外对射传感器组件固定安装于炒菜机的机架上,因此很容易因为安装误差导致光路不通,从而造成检测失灵。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型的菜盘检测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菜盘检测光路可调、检测性能稳定的菜盘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菜盘检测光路可调、检测性能稳定的智能炒菜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菜盘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红外发射器设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所述红外接收器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上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检测信号,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均设有可调节结构,从而使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可调节。
较佳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架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架上,所述红外发射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调节架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可调节地安装于待安装部件上,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一调节孔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架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发射器固定孔和第一固定板安装孔,所述发射器通过所述发射器固定孔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一调节孔一一对应且通过连接件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调节孔为弧形孔。
较佳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架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调节架上,所述发射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较佳地,所述第二调节架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可调节地安装于待安装部件上,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第二调节孔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调节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54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CCD图像识别的快速打标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对接引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