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即有建筑物基础托换加固的树根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5955.3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齐志诚;石金山;王友会;李少朋;杨赫楠;于绍奉;王斌;文加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E02D5/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建筑物 基础 加固 树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即有建筑物基础托换加固的树根桩,在传统树根桩托换结构中,在拟托换基础底部,形成一段扩径桩体,将传统树根桩与即有建筑物基础之间的界面剪切、摩擦型连接,变为扩径桩体与即有建筑物基础底部之间的承压型连接。使树根桩与即有建筑物基础之间的力的传递更直接、更可靠,并可减少托换后即有建筑物的沉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根桩,尤其是一种用于即有建筑物基础托换加固的树根桩,特别适用于文物保护建筑基础加固中,取得更为可靠的基础连接和更小的后期沉降。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小型钻孔灌注桩,树根桩直径在150~300mm之间。树根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起源于意大利,近年来有很大发展。它很适于荷载小而分散的中小型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加固。它不仅可用于新建工程的地基处理,也可用于现有工程的基础托换,特别是对于场地狭窄、净空低矮的工程现场,其优点尤为突出。传统的树根桩,主要依靠桩侧与即有建筑物基础接触面上摩擦力的竖向分力提供对上部建筑物的支撑力。其传力方式不够直接,传力结构不够可靠。
根据分析,当拟加固即有建筑物基础结构强度较低时,常规树根桩与基础之间的接触界面宜产生滑移,导致树根桩基础的承载力降低,变形增大。考虑到树根桩在即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及托换中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文物古建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有必要采用新的、可靠的连接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即有建筑物基础托换加固的树根桩,强树根桩与拟托换的即有建筑物基础间的连接、减少即有建筑物沉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即有建筑物基础托换加固的树根桩,与树根桩同轴,沿着树根桩的外表面在即有建筑物的基础底部形成与基础底面接触的增加桩体横截面的树根桩扩径段,树根桩扩孔段的直径为树根桩直径的1.5—3倍,树根桩扩径段的长度是扩孔段直径与树根桩直径差值的1—1.5倍。
所述树根桩扩径段与树根桩同时浇筑。
所述树根桩扩径段与树根桩采用水泥灌浆或混凝土浇筑。
一种用于即有建筑物基础托换加固的树根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即有建筑物基础上钻树根桩孔;
(2)在钻成的树根桩孔内,采用扩孔钻具,在基础底面下进行扩孔,扩孔段直径为树根桩直径的1.5—3倍,扩孔段长度为扩孔段直径与树根桩直径差值的1倍;
(3)采用原钻孔方式,清理钻孔内扩孔产生的钻渣;
(4)在树根桩钻孔内放入钢筋笼及灌浆管;
(5)在树根桩钻孔内放入豆石骨料;
(6)封孔,对树根桩孔进行水泥灌浆或混凝土浇筑,完成树根桩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局部增加树根桩横截面积,改变树根桩与即有建筑物基础的传力方式与途径,为上部即有建筑物提供更可靠的支撑力,并可有效减小加固后即有建筑物的沉降。采用灌浆或混凝土浇筑,适用于各种树根桩即有建筑物基础托换工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即有建筑物基础托换加固的树根桩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1-1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创新特点和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阐述;显而易见地,如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更详尽地阐述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5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功能口罩
- 下一篇: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便携式药片取放装置